无垢天下的风气,本来就是“力”字在前,道理先放一边,不过道教落下的规矩还是要遵守一些。那些山巅仙人在无垢天下约束极小,除了一些约定成俗的框架规矩不得逾越,已经很符合渴求“以力证道”的初衷了。
相比于规矩森然的正气天下,所有仙人二境才是真正的束手束脚,宗门所在一州内若是去往另一州不仅要禁锢自身修为到登顶二境,还要和坐镇云海之上的儒教圣人请示,坐镇圣人还要与最近的学宫请示批准才可,另外还会运用儒教圣人的大神通给仙人二境的大修士刻上烙印,加固禁锢修为的咒法,更能使坐镇圣人观之如同大放光明的耀阳一般显眼。
坐镇云海的圣人,观之一州版图生灵,除非修为到达了金丹境,否则在其眼中都是萤火之光的显现,金丹修士的光芒会变得大且亮,境界修为越高此情景就会越深,仙人二境在圣人眼中就如同明火灯笼、天上圆月、人间耀阳,想看不到都难。
当然,若是在规矩内行事,只要你占着理,哪怕你就以全盛修为跨州寻仇,儒教圣人一概默许,但是要有分寸。
否则一位山巅仙人毫无保留的全力出手,产生的破坏力难以想象。
杨居然挥了挥袖子修复了院落的惨败破损,然后抬头望天:“我辈读书人,大多心气高,不愿意从低处入手,拥有的道理也就越来越高,是门槛高,空中阁楼。殊不知尘埃处的风景同样迷人,对于自身学问更是裨益深远,道理只有真正走入世俗人的人心,才算是真正落在实处的,他们会心甘情愿去遵守,会代代传承下来。以前世道不好的时候,各类学问如雨后春笋涌现,那才是实用的道理,那才是属于我辈读书人的写意风流,现在世道还算太平,沽名钓誉、心比天高的读书人真是越来越多。”
杨居然凌空飞行,看着宗门内的青山绿水,笑道:“哪里算得上读书人?我又算哪门子读书人?以后不一样是要用剑说话?所做一切不一样是为了日后用最快的剑,一剑斩杀你?!来来回回多少世,我们真是纠缠不清啦。”
清虚州仙山修士只知道青冥仙宗有一位名叫杨居然的剑修,剑道冠绝清虚州,机缘深厚,更是不可多得的读书种子,更被道教三掌门誉为无垢天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剑仙,殊不知青冥仙宗祖师堂为了找到杨居然耗费了多少财力物力,谋划了几百年,经过了多少暗中厮杀才将杨居然带回宗门。
他是青冥仙宗建宗后第一位
仅用三百年就成为大剑仙蒋道卿的转世,当之无愧的青冥仙宗中兴之祖,始祖创立青冥仙宗,而当年的蒋道卿是硬生生打出来的青冥仙宗,如今一州独大的仙宗山门,都是靠着蒋道卿一人一剑镇压清虚州数百年才让青冥仙宗度过了艰难岁月之后有了最为关键的百年黄金发展时期。
杨居然脸色不再像以往那般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而是气势凌人,低头望着手中剑:“已经第四世了,第一世还算是刀光剑影,有滋有味;第二世凡人一个,好在投了个好胎,出生在一个簪缨世家,没有天赋成为修行人,反倒在读书一事上走到了王朝顶端,可惜被政敌,株连九族。”
叹息一声:“第三世好不容易记起来自己是谁,可惜天不遂愿,到头来终究一场空。”
过了一会儿,杨居然又恢复成了杨居然,“这一世,应该和你算算帐了!”
————
群山之间有一老道和一小道徒步行走,小道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提着一口气又坚持了几步路便再也没有多余力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嚷嚷道:“师傅师傅,徒儿走不动了。”
前方老道步伐沉稳,每一步跨出的距离竟是一般无二,呼吸绵长,手持一柄拂尘,若不是身上的道袍油腻乎乎,多出缝缝补补的痕迹太过明显,加上那满头银丝面容却是四十多岁的样子,端的是仙风道骨,这要走在市井坊间,换身崭新道袍,梳洗掉全身因为赶路而看起来有些灰尘的邋遢样子,绝对会被人双手供起来,是那些妇人最好的那口。
老道听到自己徒弟的叫唤,转身走到小道跟前,和蔼道:“乖徒弟,加油再坚持坚持,再走十里地就可以走出这座山了,到时候我们就去附近小镇吃喝一顿。”
小道愁苦一张脸,委屈巴巴道:“师傅,真不是徒弟偷懒,是真的走不动了,您看我的脚都出了好多血泡,现在疼痛难忍。”
老道士看着面前年龄才九岁的徒弟脱掉鞋袜,露出脚底板上的猩红血泡,有几处都被磨破了,又瞧着徒弟满脸委屈,本来想将出口的大道理也咽了下去,心疼道:“都怪师傅考虑不周,师傅去给你摘些草药,你在这里莫要乱动,师傅去去就回。”
小道士乖巧的点了点头。
没一会老道士就走回来,双手使劲摩擦,将草药揉烂,然后敷到徒弟脚板血泡上,“乖徒儿,忍着点疼昂,这草药药效很好,用不了一个时辰血泡就会下去,正好咱们歇一歇。”
小道士倒也算是坚强了,头一次跟着自己师傅下山不说,走了几千里的山路愣是熬过来了,一想到这点老道士就嘿嘿一笑。
小道士埋怨道:“我说师傅,要是您道法再高点我们也就不用走这么远的路了,您看看咱们前几天头顶上方的那艘飞仙渡船,多气派啊,即便师傅您道法不行,可咱们宗门好歹得有钱吧,这一路上竟是咸菜啃馒头。师傅,咱们可是在道祖的地盘上当道士哎,怎得就混得这么差。”
老道士听后也不恼怒,只是有些对不住自己徒弟,“乖徒儿,都是师傅的错,师傅以后保证让你做一次飞仙渡船怎么样?”
小道士本来兴致缺缺,闻听此言高兴喊道:“真的?师傅您可别骗我。”
老道士捋了捋自己下巴的胡须笑道:“师傅什么时候骗过你。”
一老一小两道士休息够了继续趁着天明赶路,等到二人彻底离开了这座山脉后,这里的山野精怪终于止住了匍匐颤抖,此山的山神也是用袖子使劲擦了擦脑门止不住的冷汗,一边擦一边嘀咕道:“还好还好,这位天君真是如传闻中那般,气态不凡。”
已经远离山脉之外的老道士突然笑了笑,拂尘轻轻一挥,身后那座山脉灵气顿时上涨三成,山神的实力陡然拔高,赶紧磕头跪拜:“谢谢天君,谢谢天君。”
道教之中,唯有山巅境可称为天师,天仙境可称为大天师,能够被敕封为天君者,只有坐镇道教祖庭白玉京的那三十六位天君,而这老道,恰恰是其中之一,而他们师徒所要去往的方向,正是如今整座无垢天下名声最为响亮的青冥仙宗。
自然是负责此次的“山巅仙人宴”能够顺利举行和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