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知道就好,我还以为你年轻,不懂官场之事,看来也长大了不少,父亲对你抱有很大期许,勿要让他老人家失望,以后好好干,总兵也不在话下。”李如松道。
“是,弟弟知道了,不知下一步大哥如何安排?”如枫道。
“嗯…朝廷的官文上除了对宁夏之役的通报外,另行通知我整军备战,不可懈怠,等候朝廷召唤。想是朝鲜那边又要有仗要打。”如松道。
“可是朝鲜那面支持不住了?”如枫道。
“嗯,这朝鲜军备废弛,数月间便八道尽落,朝鲜王已逃至鸭路江我方一侧,其使者更是天天向朝廷哭求援军,朝廷早就想结束宁夏之役去支援朝鲜了,如今宁夏之役结束,怕是不久就要奔赴朝鲜了。”李如松道。
“兄长有何需要,弟必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枫表决心道。
“我把辽东兵交给你,等入了朝鲜,你就领他们随我征战吧。”如松道。
“是,如枫定不辜负兄长寄托。”如枫道。
这时的李如松就是帝国的灭火器,哪里有事就派往哪里,之前是山西总兵,后来只在京中呆了数月,这不几个月前改任宁夏总兵,李如枫心里知道,过不了多久朝廷又会任命如松为辽东总兵。如枫也知道,兄弟们的倚靠就是自己,而自己在朝中的倚靠就是李家,只有如松圣宠不衰,李家不倒,自己才能有充足的本钱。
好在不管官职如何变换,如松手下的军队几乎是不变的,每每圣旨都是什么统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等等等。这次如松给如枫的是辽东骑兵,两千多人,另外如枫像如松向了李承信和任国忠的那一衡,
如松骂道:“要是都像你这样在哪呆过就要把哪的兵带走的话,我这李家军早就没了。”说是这么说,但如松还是大笔一挥将那一衡都划给了如枫,也充分看得出对如枫的偏爱了。
李承信此战英勇,只是被如枫掩盖了光芒,但他可就没了父荫,不过如枫一再向如松举荐,如松也知道一个好汉三个帮,便升了李承信做都司,将任国忠与另一百户陈玄礼为守备,随如枫去辽东营,又给了他三个百户名额自己挑。于是在剩下的50多人中,如枫提了表现最为出色的李子龙、张良玉、董麟三人为百户,剩下的都做如枫的亲兵,名义上成了如枫的家丁。当然这些只有如枫知道,如松特意让如枫去宣读这些,也体现了如松的良苦用心。
在临去辽东营报到前,如枫请这50多人在一起吃饭喝酒,如枫举起酒杯。说道:“今天把大家找来,是想宣读一件事情。我呢,已升为都指挥佥事,过几日就要去辽东军报到。”
当听说如枫是升为正三品武官时,他们并无太大表情,因为宁夏战后他们就知道如枫是李氏公子,想是到底是两类人,同样九死一生,这官二代就可以一战而名,而他们则碌碌无名,如枫
说道:“镇北堡一战,我们183个弟兄只剩下我们,这第一杯,敬死去的兄弟们。”50多人将酒洒在大地。
如枫继续说道:“死去的兄弟不能白死,我已决定拿出自己的赏银给各位弟兄。”当听说对于死去的126人,每人10两银子时,两位百户及几位总旗额外再加的时候,他们都震惊了,因为他们没有听说任何一个上官会将自己的赏银拿出给死去的弟兄的,也没有任何人像如枫一样把他们当成真兄弟的。这李如枫不应该在上位之后抬屁股就走吗?
“我不能让随我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最后连棺材都买不起,不光这次,以后,只要是我李如枫的兄弟,是我手下的兵,我都会给。这会成为我李营的制度,只要我还活一天,这个制度就会延续一天。”如枫道。
“活着的兄弟,我李如枫也不会忘记,李承信,升为都司,任国忠、陈玄礼升为守备,李子龙、张良玉、董麟你三人为百户,剩下的,只要你们愿意,你们将成为我李如枫的亲兵,俸禄翻倍。随我去辽东营,不愿意的,可继续留在李家军中,如枫绝不强留。”
“愿为李大人效死,愿为李大人效死。”座下的士兵们都感激涕零。
“如今,你们随我去辽东营,你们就是我李如枫的后背,我可以随时托付的后背,我希望以后我们不光只为了活着而活着,还要为了我,为了身边的袍泽而活,来为自己,为大家,干了这一杯。”
如枫特意安排与李承信、陈玄礼三人一席,觥筹交错之中,如枫叫来了任国忠,特意介绍给陈玄礼,因国忠与李承信本就一乘,宁夏战后更是因如枫的原因熟络,而陈玄礼却与任国忠不熟,不过到底是战场上一起打敌的人,酒过三旬,陈玄礼平日里不太说话的都说了很多,而且他话不多头脑却很活络,知道任国忠与如枫交好,便很乐意与任国忠亲近,如枫见时机刚好,就提意道:“借此机会,子毅想与三位结为异姓兄弟,不知几位兄弟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