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很好喝,喝下去后肚子暖暖的,要是阿爸和多福也能喝到这么好喝的汤就好了。
扬天天不解,“是汤太烫了?你怎么一副要哭出来的样子?”
王黎雪心里很难过,抿着唇不说话。
夏琦姗问:“是想你阿爸了吧?他一定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王黎雪点头:“我阿爸这一辈子都是心善的,他经历过文化大xx,本来是可以高考的,没想到1966那一年全国停止招生,高考被废除,我阿爸没有办法,就给人修鞋,好不容易传出好消息,说是要办学校,但又要从工人农民中选择学生。
我爸不是知青,也不是青年农民所以就没学上,最后只能一直修鞋,他娶了个离过婚的女人,没几年那女人被贴了大字报被批斗,说是行为不检点,被剔了阴阳头每天要到大街上被批斗。
有一次阿爸为了保护老婆不被打,身子被踢坏了,落下了病根,现在也不能干重活,文/革结束后没几年,他老婆就病死了,阿爸身子不行,没有女人愿意嫁,就一直靠着收废品为生,他人真的很好,没我和多福的时候,攒下的废品钱都是去资助学生,那些钱都是一角一角存起来的。”
王黎雪迷茫,“什么助学金。”
“夏琦姗考试得了全校第一,市内第九,得了一些奖金,她要拿出一部分赞助贫困学子上学用。”扬天天道。
因为王多福的原因,王黎雪也会关注一中的情况,也听说学校今年有个叫夏琦姗的初一的女生跳级高考,缺考一科却靠着竞赛加分还能考上全校第一。
刚开始见到夏琦姗时她以为是同名同姓,现在才知道原来那个被誉为神童的人此时就站在面前。
更让她诧异的是夏琦姗居然肯捐款。
夏琦姗道:“你阿爸是个好人,收养孤儿抚养长大,还让你们上学,好人是会有好报的,按照你说的,王多福很喜欢读书,那么我可以赞助他读高一。”
王黎雪抢话道:“他学习成绩还能好的,是班长,每次都能考第一,而且回家后都要学习到非常晚。”
夏琦姗笑着点头,“喜欢读书是好事,总不能因为家庭情况耽误了个好苗子,如果他高一情况表现得好,高二高三我还能赞助一笔钱继续让他攻读学业,同样的,如果这两年他表现差劲,我随时都会收回捐助。”
王黎雪重重的点头,王多福的学费能够解决继续上学,她终于不用睡不着提心吊胆的担心凑不够学费了。
“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以后我这条命就是你的,上刀山下火海只要你一句话。”她已经下定了决心跟着夏琦姗干,好好报答这份恩情。
扬天天笑了,“我们都是正经人,不会让你上刀
山下火海那么严重。”
中午饭王黎雪是在夏琦姗家里吃的,热腾腾的白米饭,新鲜炝炒的时蔬,还有十分滋补的土鸡汤。
为了省钱,王黎雪每日三餐吃得都很省,她已经记不清有多少年没吃上小锅煮的热饭和这么好喝的汤。
她吃了整整一碗米饭,两碗土鸡汤,吃得心满意足。
饭后,夏琦姗领着王黎雪到一楼侧边的房间,房间虽然不大,但已经收拾过了。有梳妆台,梳子,镜子都有准备,衣柜放在靠窗的墙面和床挨在一起,床单新买的,刚晒过太阳,现在暖烘烘的冒着一股清新的气息,
王黎雪在酒吧干服务生住的是集体宿舍,十几个姑娘住一间,屋子里又脏又差,过道只有个手臂宽,一到夏天闷热得根本就睡不好,能住单人房间就跟做梦一样。
夏琦姗道:“你先适应适应,等新店开张后你就道市里的分店帮忙,加油干,家里以后日子会好过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