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博聪道了一声是,又道:“主公,安南的事情更为麻烦一些,若是不能快速结束战争,对于谁都没有好处。您是否有好的法子快点终结安南战事?”
李东升想了想道:“当务之急是把安南的朝廷重新组建起来。这些天来除北部几个道之外,安南南部、东部、西部的领土已全在我们掌握之中。
所有道的衙门要恢复,只有断绝安南民众及衙门对黎思诚的支持,才能真正消灭他。
至于到底要用哪些手段,我一个人的脑袋哪里想的周全。你去广招贤士,只要能解决咱们问题的人,无论是谁,都要委以重用。”
汤博聪听了便答应一声,立即着手去办。
自从占领升龙后,贺满仓的确找了些以前的安南官员,帮汤博聪重建升龙秩序,但那些人都不是自愿的,不仅态度消极,也根本没有什么建设性的好办法。
从李东升那里出来后,汤博聪便拟了一个招贤榜,让士兵去升龙各处张贴。
许多安南人围在告示前观看。
“不是吧,官吏就这样直接招收,不需要经过科举层层考试么?”
“这大明钦差还真是不一样,这上面说什么不问出身,只要有心报国便可报名参考。莫非商家子弟也能参考?”
守在公告边的自卫军士兵听到有人疑惑,便说道:“大家请放心,我家主公已立黎渝谨为安南新主。新王求贤若渴,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论是何出身,也不论是否识字,但凡有报国之心者都可参考。”
“不论出身,还不论是否识字,这样都能做官,那我不是也可以去参考了!”
许多百姓听了都两眼放光,虽然许多人并不自信,但还是有人想试一试。
招贤榜贴出去之后,的确有不少人应征,每一个人来应征的都参加了笔试和面试两关,然后再回去等消息。
即使不会写字的人也有人参加了应征,只要有好的主意和想法,对考题有独到之解,自有人为他们代笔写出试卷。
这让许多安南人兴奋不已,虽然没读过书的人不会写字,但人生阅历在,道理也懂的一些,说话谁不会,于是参考应征的人越来越多。
汤博聪正在处理一些处理纠纷的案件,突然听到一阵争议的声音。
“这个家伙真会吹牛,说什么只要给他一个机会,他可以不费一兵一卒便将黎思诚抓来……”
“吹牛也不是坏事啊,至少他有胆量有野心,也许他有些真本事呢!”
“我看他有个屁本事,又是一个骗吃骗喝的。”
汤博聪听了转过头去看,只见有两个小吏拿着一份应试者的文章在争论着,便道:“你们争什么?”
“汤大人,您看,这个叫罗坚的家伙,居然大言不惭,说他自己可比千军万马,乃不世之才。”
汤博聪接过那份试卷来看,试卷的主题是如何定安南这个题目,试卷的姓名一栏填着罗坚,上面洋洋洒洒写了不少字。
汤博聪仔细看了一遍,发现这罗坚虽然写的字不怎么样,但他却分析了安南的种种形势,有许多还切中了李东升的战略,也算有独到之处。
只是讲到如何处理安南混乱局面时,他却卖了关子,说只要给他一定的权力,他能很快终结黎思诚,让安南重新稳定下来。
汤博聪看过之后,本想直接将这份试卷扔一旁,但那罗坚的口气实在嚣张,他又忍不住又看了一遍。
“这个叫罗坚的,你们把他找来,我要亲自面试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