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升手上拿的不过是块从铝土矿石中提炼出来氧化铝,并不是纯铝,不过做一般的简单产品已经足够了。
在小康村的产品里面,曾经因为没有铝,所以用银粉做出了银镜与保温瓶的反射料。如果有了铝,银镜与保温瓶的生产成本便会大大降低。
龙牙门附近到处是红土,里面有极其丰富的铝土矿石。如果利用好了,仅此铝土一项,龙牙门便可富裕起来。
徐厚看着那铝块道:“这铝如此柔软,我还以为是锡呢。麻六甲这边产花锡,龙牙门离麻六甲很近,莫非您说的这铝就是花锡?”
“花锡……”李东升听到这里,忽然又想起马来半岛产锡这件事情来。
花锡并不是长成了花的锡,而是马来人用含锡的矿石粗炼出来的锡块,跟李东升手上拿的这块氧化铝类似,并不是最终的纯金属块。
李东升自然知道马来半岛盛产花锡,锡的用途也很广,也是李东升十分看重的一项矿产资源。
“东南亚是块宝地,这里的生物资源与矿产资源取之不尽,无论是铝、锡、还是煤、石油、天然气、铁、金、银、铜,亦或是这里盛产的香料,都是构建工业及商业帝国的好东西。
相较于台湾来说,这里的自然、区位还是各种资源都要强许多。若想经略世界其他地方,龙牙门的区位优势远远大于台湾,我要不要将总部搬到龙牙门来呢?”
李东升正在思考之时,汪浑突然跑了来,看到李东升,便道:“主公,可找着你了。”
李东升看了一汪浑一眼,道:“你有事找我?”
“正是,主公,现在咱们开始建设龙牙门,但一开工,便感觉压力很大。若想建设得跟台北一样,咱们这十万两银子肯定不够。属下想,为了筹集建设的费用,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里办一些工厂?”
“办工厂?”
李东升听到这里,心里有了一点点犹豫。
李东升最初来南洋的目的之一便是探索南洋的商业环境,以便将南洋建成一个原材料的产地与产品的倾销地。
在李东升的印象中,殖民帝国做的最成功的当属英国了。而英国对待殖民地的做法便是只取殖民地的原材料,然后将原材料运回本土,在本土加工成产品后,再倾销回殖民地。
这样做的好处是不用在殖民地投资太大,而且还保护了本土的利益。产品在本土生产可以集约化生产,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可以方便征税。
只要本土繁荣强大了,才有能力控制殖民地。如果在殖民地大搞建设,殖民地是幸福了,但本土对殖民地的控制只会越来越弱。
强大一方控制弱小一方容易,两个都强大,谁控制谁?
殖民最失败、最经典,但也同时是最成功的例子便是葡萄牙征服和建设巴西。
巴西在葡萄牙人数百年的努力之下,的确是建好了,但最终也独立了。因为葡萄牙本土各方面实力不如殖民地巴西,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承认其独立。
在巴西这个问题上,葡萄牙王室的努力是失败的。但从葡萄牙民族的角度上来看,经营巴西又是成功的。
因为将巴西当成本土经营,巴西才会从一片蛮荒之地变成一个富饶之地,葡萄牙人也找到了一块新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