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比如,你是一名卫所的军户,你想多赚点钱买房买车,但你不能做生意,你只能种地当差世世代代穷,你又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说到取消徭役制度,五大侨领也是举双手双脚欢迎的,没有一个人愿意享受徭役的安排。
徭役是什么?
徭役是指官方规定的平民(主要是农民)成年男子,在一定时期内或特殊情况下,所承担的一定数量的无偿社会劳动。一般有力役、军役和杂役。
说白一点,徭役便是百姓给官府定期或不定期的免费劳动。
明代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役,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古代的帝王为了国家建设,但又没有钱,他只能强迫组织老百姓服徭役。
比如修一条渠道,若是要请人修,那要花一百万两银子。若是让服徭役的百姓修,可能就花三十万两材料和伙食开销就行了,因为人工是免费的。换你做皇帝,你选哪样?
当然服徭役做的事情绝大部分也是为了国家建设,最后还是会让百姓沾到一点点好处,所以百姓并不是完全反对徭役制度。
不过这种免费义务劳动,是不可能让人有积极性的,毕竟人有自私的一面。要想让所有人的觉悟都提高到圣人级别,可能还需要几万年的时间发展才能做到。
来到南洋的华侨,几乎都是受不了朝廷制度的压迫才逃离家乡。
汪浑说的这些关于户籍与徭役的政令,切中了五大侨领的要害,五大侨领心里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自从五大华侨社团确定李东升便是大明的钦差时,龙牙门的百姓便开始紧张起来。他们不怕海盗倭寇,却怕大明帝国,说到底是怕大明帝国的那些坑人的制度。
五大侨领个个神情激动,李东升见了便问:“汪大人此政令大家有何意见?”
“没有,没有,这些政令都好,太好了!”客家堂堂主钟无疾激动都快哭出来了。
钟无疾还算是比较能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旁边几人已经有些眼圈发红了。
海南同乡社社长饶琼最是激动,眼泪直接夺眶而出,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嚎啕大哭。
李东升愣了一下,但随即明白,这些侨领是真感动了。
“苍天有眼啊,若是我太爷爷还在就好了,朝廷总算愿意体谅百姓了!”
听到饶琼这句话,其他几位侨领再也控制不住情绪,也跟着哭起来。
“如果当年朝廷有如此仁政,我们孙家也不会背井离乡了,呜呜……”
广肇商会会长孙减也跪地痛哭,眼泪鼻涕如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多谢朝廷,多谢李大人,多谢汪大人,咱们南洋华侨可有好日子过了!”福建帮的帮主邓自省拼命地给李东升和汪浑磕头。
汪浑见大家如此激动,他感动点头,强忍住心中的激动看了一眼李东升。
汪浑成为海盗之前,也是大明霸王制度下的压迫者,他对大明的恶心制度是有切身体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