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祖义也到明朝永乐皇帝那里进贡,但却是空船出发,一路抢,抢到什么送什么,回国的时候也不落空。
最让永乐皇帝受不了的是,陈祖义不但抢西洋诸小国的船,连明朝的使船也抢。而且,实行的是三光政策,抢光杀光烧光。
永乐三年六月(1405年7月),郑和舟师首下“西洋”。永乐五年(1407年)返航回国。
返国途中,郑和派人招抚陈祖义。陈祖义认定郑和浩浩荡荡的船队“有宝物”在船上,于是派人向郑和表示他想投诚。其实陈祖义是想诈降,然后一举抢夺郑和的船队。
虽说陈祖义的人数和船只数量都不及郑和,但他鼓动部下说:“明朝的船队虽众,但操船者初涉远洋,大多为河塘之师;明朝的船虽大,但行动迟缓,且不熟地形;明朝的水师虽强,但多年未战,骄兵,且以马步兵为主。”
更重要的是,陈祖义根本瞧不起郑和:太监算什么东西呀,而且这个太监还是靠陆战出名的……
陈祖义没有料到,郑和对陈祖义早有提防,因为郑和船队经过占城以后,一路上听到的都是对陈祖义的投诉。
更幸运的是,陈祖义的阴谋被旧港一个头目叫施进卿的中国人知道了,他把消息告诉了郑和。郑和立即作了反偷袭的准备与部署。
陈祖义率众海盗来袭时,郑和指挥战船从待机点迅速包围敌船,用火攻烧毁海盗船。
经激战,杀海盗5000余人,烧毁敌船10艘,缴获7艘。此后郑和的海军又设法将陈祖义等三名头目生擒,囚于船中回京。
皇帝朱棣下令当着各国使者的面杀掉了陈祖义,并斩首示众,警示他人。
施进卿原是陈祖义手下,但因揭露陈祖义阴谋有功,受到明朝政府嘉奖,被封旧港宣慰使。
此次战后,“海道由是而清宁,番人赖之以安业”。郑和为东南亚海域铲除了海盗匪患,维护了海上交通安全,为沿海人民带来福祉,受到各国称赞。
龙牙门便是后世的新加坡,它不仅是南洋的要冲之地,也是后世世界上最繁荣和重要的五大通道之一。另外四大通道便是苏伊士运河、直布罗陀海峡、巴拿马运河以及霍尔木兹海峡。
苏伊士运河连接着地中海与印度洋红海,是连接亚州与欧洲最重要的海上通道。
直布罗陀海峡扼守着地中海与大西洋的通道,地位同样不可替代。
巴拿马运河将大西洋与太平洋连接起来,可以为远洋船队节省巨大的开支。
霍尔木兹海峡则是波斯湾与印度洋的必经之路,波斯湾盛产石油,断了那条路,后世一半以上的车都得趴窝。
新加坡就不用说了,印度洋与太平洋的最重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最重要节点。谁占据了新加坡,便是掌握了这条黄金水道的话语权,即便只是收港口服务费用,也可富甲天下。
李东升对龙牙门早就垂涎已久,他下南洋之前,便已经做了许多的功课,但那些功课却远没有实地了解的那么清楚。
龙牙门的海盗换了一茬又茬,不到实地看,谁也不知道现在谁是那里的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