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的卫所制度极其严格,逃走的军户按逃兵算。若是抓住了,轻则抓回原籍责罚,重则斩首,家属连坐。
李东升小康村里大部分是这些逃离卫所的军户,若真是的查到小康村里来,只怕他这个老板难辞其咎。
李东升眉头拧成了麻花,道:“那照你这么说,我们这三家小康村便开不成了。”
“那也不至于,只要提前做好准备,应该可以减少些损失。”
“做什么准备?”
“首先,我们把军户调到台湾去。”
李东升一听摇头道:“小谦,你的想法是对的,不过哪有这么容易。台湾那里还在建设,一时之间哪里能够容纳这么多人,咱们的物资准备的还不够充分。”
何谦听了点头,道:“当然一次性全部运走这些军户不现实,不过一定要做这个举动。还有一个办法就是修改户籍册。”
“修改户籍册?”
“不错,把那些军户全部改名,只要不是相熟的人上门来认,即使钦差来了,也查不到军户。只要查不到逃兵,咱们便可安然。”
“可是,咱们的户籍册已经被当地的衙门备份过了,怎么改得过来?”
“那就写他们已经离开了小康村。”
李东升听了又苦笑,这个办法虽然好,但小康村里军户占了半数。如果钦差真的来了,这一半的人躲到哪里去?
见李东升为难的样子,何谦也知道这瞒天过海的法子太过牵强,只得道:“当然还有另外一个办法,可能不太好,但可能会有点用处。”
“什么办法?”
“那便是将小康村转让出去。”
“啊!”李东升听到这个想法,更是吃了一惊。
李东升摇头:“不行,小康村不比一般的作坊,如此大的产业谁能吞得下来。”
何谦听了劝道:“大哥,不是没人吞得下,是你肯不肯放手而已。”
李东升肉痛地道:“非得将小康村处理了,莫非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何谦沉默了,他也想帮李东升想出更好的法子,但一时却实在想不出来。
李东升皱眉想了一阵,道:“要不这样吧,咱们先想法把军户转移到台湾去,同时逐步减少鱼品加工厂的生产量,最后的目标是停产转产。
同时我去与三地的官员商量,开始交一点税收上去。如此一来,即使钦差查到咱们小康村里来,咱们也能将影响降到最小。”
何谦听了一时无话可说。
小康村虽然是靠海产起家的,但后来的许多产品渐渐做起来了,已经都能够盈利。若真的放弃了海产无异于壮士断腕,虽然有些可惜,但相比于放弃整个小康村来说,还是划算的。
何谦想了一会儿,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只盼钦差没有这么快来。咱们做这些动作,都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