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干部听到这个分配方案,有些人皱眉在心算,有些人则一副无所谓的模样。
其实这些分红李东升给不给都问题不大,因为在李东升的集团里,干部的待遇都很高。李东升开出的工资远远高过他们之前的收入,即使靠月俸也能活得很滋润。
便拿聂书同来说,他之前最高的官职不过是个知县,每月朝廷发的薪水不过4.5两,而在李东升这里做知县,月薪可达30两。
聂书同到了李东升这里当上了知府,每月的收入高达150两。大明朝廷正一品大员的薪俸也才52.2两,若只讲收入,聂书同的收入都要赶上一般的郡王了。
“哎呀,没想到啊,在这里干上一年,比咱们以前在大陆干十年都强,东家真是大方!”
“是啊,虽然东家请咱们来用的手段不怎么样,但对咱们着实不错,以后要好好干,不然对不起东家!”
几个船匠凑在一起嘀嘀咕咕,长嘘短叹。
韦昌励和田家祥二人听到自己的儿子们在低声议论,二人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尴尬。
这两个当家的顶级船匠,在年底的评议中也被评为了首领大师傅,月薪和分红都水涨船高。他们之前都对李东升颇有怨言,但此刻,他们却再也埋怨不起来了。
李东升将莆田、泉州、福州三地最优秀的船匠都绑架到了台湾,几乎每个人到台湾时都是一肚子的火没地方发。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船匠们在台湾受到的礼遇越来越高,优厚的待遇渐渐化解了他们的怒气。
田家祥和韦昌励对视一眼后,再去看李东升,便不再觉得李东升有多么的讨厌了。
见大家都没什么重大的事情要跟他商量了,李东升便说了几句结束语,台湾年底总结大会,便在热烈的气氛中落下了帏幕。
会后麻五拉住李东升,李东升知道他还有话要说,便留了下来。
麻五道:“还有几天便要放假了,有许多工人想要回大陆与家人团聚,这可如何是好啊?”
李东升愣了一下,道:“他们想回去过年,那是人之常情,有什么好担心的?”
麻五见李东升没明白过来,便又道:“这些人回去,可能会有些人不会再回来了。咱们台湾好不容易有这样的局面,可不能让这些熟练的工人跑了。”
李东升一听觉得有些道理,虽然台湾工资开的高,但开销也大,更何况大部分工人的家属还在大陆。他们若是舍不得家乡不回台湾了,对台湾各单位来说绝对是一大打击。
李东升眼珠一转道:“嗯,是我没想到这一点,我倒是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麻五赶紧问道:“什么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