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见李东升他们来了,便上前行礼。
李东升点点头,问道:“徐师傅,半个月前我让你打造的红衣大炮和佛朗机炮,你有没有做出来?”
徐良听了回道:“回东家,中型的佛朗机炮前两天好不容易才铸造成功,但还未来得及打磨,红衣大炮倒是先铸出来,马上就能打磨出来了。”
李东升一听大喜:“好,快带我们去看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又叫红夷大炮,是明清人对西方主力大炮的一个称呼。
夷是中国人对外邦蛮族的一个蔑称,而红夷是中国人对欧洲人的统称,因最早出现在大明的葡萄牙人便有许多红发,故称之为红夷。
因红夷与红衣同音,故有时会把欧洲人的大炮称之为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出现时,较之明朝的火炮要先进许多。红衣大炮不仅射程更远,威力更大,而且因为改用后粗前细的炮身设计,便得大炮炸膛的机率大大降低。
另外红衣大炮还有一个改进的地方,便是可以轻易调节炮口的仰角,方便打击战场上不同距离的敌人。
这个时代明朝的主力大炮还是虎蹲跑,又可以叫做蛇节炮,这种虎蹲炮被放在一个贴地的木车上,很是敦实所以取了个好听的名字。
不过这种虎蹲炮设计并不合理,它的炮身前后几乎一样粗,只是在炮身上加了许多钢箍增强炮身的强度,看上去又有点像银环蛇,故又名蛇节炮。
虎蹲炮因为考虑野战,以及设计和铸造技术等方面问题,并不会做的太大、太厚,所以很容易炸膛。虎蹲炮还有一个缺点是射程很短,大概只有三五百米,最多的也超不过一千米。
明军设计的大炮多是较轻型的炮,原因是方便运输。野战的部队,尤其是海军,几乎都没有太重的大炮,原因还是因为不方便运输。
炮越小,射程便越短,所以当战船与岸基堡垒对抗时,战船几乎永远占下风。因为岸基炮可以不考虑重量,可以做的很大,于是射程和威力就远在舰炮之上。
李东升首先让兵器研究所铸造红衣大炮的目的,无非是抢占火力的优势。目前李东升的假想敌当中,明朝这个巨无霸是绕不过去的。
为了保护台湾,李东升必须造出比明朝海军更强大的火炮,而相对铸造简单而又威力胜过明朝的大炮,最好的选择便是这红衣大炮了。
徐良带着李东升和麻五出了车间,来到车间的后面。李东升抬头一看,便看到一台巨大的机械出现在面前。
在那台巨大的机械对面一个高台上便是红衣大炮的炮身了。红衣大炮的主炮身平放在一个架子上,那架子底下安着导轨,下面则是轨道和石台。
红衣大炮的炮身被牢牢地固定在架子上,炮口的方向对着那台巨大的机械,有一个人在炮身后面推着炮身往机械的方向缓缓前进。
李东升只是看了一眼便认出来,那巨大的机械便是一台镗床,专门用来镗铣精度要求很高的炮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