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
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关于《永乐大典》的详细资料李东升记不得太多,但有一点是十分明确的,这部书实在太伟大了。无论任何人得到这本书,都能从中汲取到中华文明的精髓。
中华文明独领世界文明,靠的便是知识的不断积累,而这本书便是华夏民族所有知识的集合本。
“皇家书库……妈的,莫非让我去抢紫禁城?”
李东升心里骂了一句,但也不好在郭宇非面前露怯。
“这事我记在心里了,我会想办法弄到这部书的。你先着手做事,把能做的先做起来。我让周村长给你在行政楼安排办公室,另外你们兄妹的食宿也要提升标准。”
“李东家,既然我兄妹都来小康村,我想请几天假,回福州将家里的藏书都搬过来。”
“那是自然,我调一辆马车让人陪你去。”
“一辆马可能装不完。”
“呃……你想调几辆,便调几辆,只需跟周村长说一声便可。”
郭宇非听了连声道谢,李东升立即喊人去安排郭宇非的事情。
郭宇非走后,办公室里便只剩李东升和聂书同。
聂书同看着郭宇非兴奋离去时的背影微微叹了一声。
李东升发现,便问道:“伯父,您有何烦恼?”
聂书同喝了一杯茶,叹道:“小升啊,你手下能人这么多,我这把老骨头你可能是看不上眼了。”
李东升听出聂书同语气中的幽怨,便道:“伯父,您想做点事情小侄心里明白,等您身体完全康复了,小侄会安排一个好职位给您。”
“我不想什么好职位,只要能尽我所学就好。他一个举人便可担当你顾问之职,我堂堂二甲进士应该不比他差吧!”
听到聂书同争风之意,李东升心里暗笑,说道:“伯父您别着急嘛,您有治理一方的经验,您这样的人才我怎会让您做些小事情。”
聂书同看了一眼李东升,疑惑道:“你是说给我安排一个比郭宇非更高的职位?”
李东升笑了笑道:“您是我的伯父,自然不能职位低了,我有个想法想与您商量一下。”
“有何想法,快快说来!”
李东升见聂书同心急,便微笑着将自己的想法慢慢说了出来。
聂书同听罢愣了好一会儿,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聂书同显然心里十分激动,却不知是喜更多,还是忧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