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东升知道一些历史,知道明朝整个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他对明朝的施政并不满意。
李东升来到这个世界后,首先想到的是安生立命,后来发了财,想的东西又不一样了。
明廷做不到的事情,也许自己能做到,虽然会有困难,但至少也是一个理想,一个目标。
任何人都会有野心,为了使自己的野心听起来更容易让人接受,便需要找逻辑的合法性,所谓师出有名便是这个道理。
若没有合法性,便没有人愿意支持。没人支持,怎能打天下?一个人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度的,但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法估量。
李东升现在所想所做的,便是笼络更多的人在自己身边,为自己的理想卖命。不管那些投靠他的人是什么初衷,只要能用,李东升都会想尽办法利用起来。唯有如此,他才觉得可以更快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东升感叹道:“伯父说的真是太对了,开海绝对利大于弊。开海可以使国民富强,只要国民富强了,还有谁是咱们的对手?为政者不就是求个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么?”
听到李东升这句话,聂书同深深看了一眼李东升,问道:“李东升,你现在的所做所为,不会只是为了赚钱那么简单吧?”
李东升微微一笑,拉着聂书同边走边说道:“伯父,我一人富算的了什么,若是天下人都富了,岂不皆大欢喜?小侄的确有些野心抱负,但我做的事情首先是利国利民的。您看看,在我的小康村里,人人都能吃饱穿暖,衣食无忧,我这也是为国家做贡献啊!”
聂书同天天被关在家里,也没怎么出来过,李东升带着他到各车间里逛,满眼都是新鲜,注意力立即被分散。
看到那数十间烤房一字排开,抬着挂满鱼的杆子进进出出的工人,聂书同惊呆了。
“李东升,你哪里来的这么多鱼?”
“海里捕的。”
“你还真不把朝廷禁令当回事啊!”
见聂书同激动的样子,李东升嘻嘻一笑,道:“伯父放心吧,这些鱼吃了不会坏肚子的。”
聂书同想起自己被救的经过,立即明白过来。这李东升定是买通了海卫官兵,否则也不可能有这么多海鱼。
聂书同又到了玻璃车间,看到玻璃制品流水一般产出,产品样式竟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更是惊讶不已。
“小升,这些琉璃怎会如此纯净,你从何处学来的这门手艺?”
“向西方人学的。”
“西方……你指的是西域之人么?”
李东升犹豫了一下,回道:“比您知道的西域可能还要更西边一些,在大食过去数千里,有一片陆地名为欧罗巴大陆,也可叫做佛朗机。那里的人很聪明,他们用沙子加上一些其他的东西,便能制造出极其精美的玻璃,较之我们中国的琉璃品质更好。”
“你去过那欧罗巴?”
“呃……没有,只是学过他们的方法。”
聂书同听了为之神往,叹道:“没想到天下如此广阔,异域之奇技淫巧竟在我大明之上。”
当李东升将聂书同带到机械车间时,聂书同再次被震撼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