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典佩服李东升、谢之才、钟人凤的胆略。但堂而皇之地反对朝廷律法,他这个朝廷命官也是不敢的,毕竟他职位并不高。
禁海与开海,一直伴随着明帝国的统治,赞成和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歇。做为地方官员,魏典知道其中利弊,却也无力改变。
见魏典沉默,李东升又道:“魏大人,实不相瞒,小人也曾去福州调研过,福州中卫指挥使刘玉琅刘大人已经明确表示过不准下海捕鱼。
他是朝廷命官,谨守朝廷法度,无可厚非。无海鱼供应,小人也无法开办小康村,非是小人不想帮助福州流民,实是有心无力。”
魏典听罢又沉默了一会儿,便道:“这些情况,本官回去,都会如实向侯大人禀报。本官此来还有一个目的,便是想请李东家向福州那边供应小康镰刀与小康打谷机。此时正是秋收季节,若能及时帮助福州百姓,善莫大焉。”
李东升听了问道:“魏大人,福州那边需要多少套镰刀和打谷机?”
“自然多多益善,毕竟福州有数十万百姓。”
李东升想了想道:“目前小康村生产能力有限,但我不缺人力和木材。若想快速出货,还需要两个方面的支持。”
“你想要什么支持?”
“首先,允许小康村建铁匠作坊,第二,要提供大量的生铁或者铁矿石。”
魏典和谢之才一听吃了一惊,但二人并未立即反对。
魏典皱眉想了想道:“你之所求理所应当,本官来时,侯大人倒是给过明示。莆田知县务必提供打造新式农具所需,如有所缺,具实以报。秋收已启,时不我待,莆田官员可依情形酌情处置。”
李东升听了这话,便去看谢之才。
谢之才听了也是一脸兴奋,点头道:“既然知府大人有了明示,那便好办了。李东升,本官许你暂时开炉炼铁,所需铁材一并供应,所产铁器必须是新式农具。莆田县衙派专人监察,待秋收完毕,再收回开炉炼铁权。”
李东升一听大喜,连忙道谢。
魏典又道:“李东家,我想知道你全力打造,产量会有几何?”
李东升听了心里默算了一下,回道:“若是铁料齐备,每天小康村至少可产五十套以上的新式农具。”
“每天五十套……能否多产一些?”
“动员所有力量,日夜不停,最多每日可产八十套。”
“那好,你即刻动工,三日后能否有第一批新式农具出产?”
李东升想了想,点了点头。
李东升得到许可后,立即让周季组织人手全力开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