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升只要莆田县城待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便跑到了小康村。
刚进小康村时,李东升便听到有一群孩子的呼喝声,李东升循着声音走到小康村蒙学的大门口,便看到里面整整齐齐站着数百名孩子在练拳。
李东升一看,那领队练拳的孩子竟是孙桃儿,顿时笑了。
孙望山跟在李东升身后,看到孙桃儿在带队练拳,脸上也露出欣慰之色。
“孙桃儿打拳打的好,教的也好,我看那里面许多孩子有模有样,看来孙桃儿没少下工夫。”
听到李东升夸奖,孙望山脸上更觉有光,回道:“东家过奖了,桃儿自小便与我练拳,打拳自是工整。您可不能夸他,他若是骄傲了,便教不好了。”
李东升笑着道:“孙大叔,我认为孩子还是要多夸比较好,我只是忘记问他学业了,他现在成绩可好?”
孙望山听了脸上笑容淡了一些,道:“我问过了,他国文每次在八十分上下,数学也差不多,并不算最拔尖的。”
李东升一听大喜:“有八十分了,那很不错啊,我在他这个年纪还没他成绩好呢!”
小康村蒙学设定的考试分值,是李东升根据上一世的记忆设计的,较之这时代的评价标准更为精细,可以直观地评定出成绩的优劣。
看到那群朝气蓬勃的孩子,李东升没有去打扰他们,便想回行政楼。
这时已经有小康村外读书的孩子过来上学,许多孩子背上除了书包外,还背着柴禾。
李东升觉得奇怪,便找来了守门的一个保安问道:“这些孩子怎么背着柴禾来上学?”
守卫听了回道:“回东家,这是聂校长的命令。附近村里有许多孩子上学筹不起学费,聂校长便让他们带柴禾来抵学费,如此便可减轻家长负担,又可让孩子上学。”
李东升听得愣了一下,微笑道:“这倒是个办法,难为姐姐想出这主意来。好了,没事了,你把周村长找来,我有话同他讲。”
那保安道了一声是,便去找周季。
周季很快便到了李东升的办公室里。
一坐下,李东升便拿出一张单子道:“你去给我准备一些礼物,这里是清单,准备好之后,分发到各处去。张辉的这一份我自己去送。”
周季接过清单一看,上面写了许多人的名字,以及送给那些人的物品数量。
这上面有许多官员的名字,还有一些李东升的关系户,甚至还有一些李东升手下高级管理人员的家属。在清单面面周季还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连他也有一份礼物。
周季看完清单,惊讶道:“东家,这么多东西,可值不少钱啊!”
“送礼出手不能寒碜了,人情与关系更重要,你去办就是了。”
周季心里一暖,点头答应下来。
周季收好清单,又道:“对了,东家,您回来时让我去通知那些想去台湾的人,我已经通知下去了,这次虽然工价降了一半,但还是有很多人报名。”
李东升听了点头,这个结果他也猜的到。在莆田小康村里虽然半年后有工钱,但按级别能力定工钱,许多人是拿不到多少工钱的。小康村虽然包吃包住包上学包看病,但手里没钱,心里还是不踏实。
“名单你自己挑吧,这回挑一百人。第一批去的家属人员另算,还有已经购进的物资,一并同下一批船去台湾。”
周季点头,又道:“麻家厝那里也送来了名单,您要不要看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