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他为什么恐惧?
刚刚放松心情,诊室的门,被小华推开了。
门口站着三个人。
一个是小华。
小华身后,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十六七岁的学生,高个,偏胖,男生。
一个看上去是男生的母亲,年逾五旬的一个妇女。看上去一脸的憔悴,头发已经白……
“小华,什么事?”黄妮问。
“黄主任,这位同学叫展系,16岁,是某中专校一年级学生。个子很高。他进校以来,曾多次晕厥发作,学校老师送到校医那去检查,没有发现任何生理疾病,怀疑他患有惊恐障碍症……他母亲曾经带他到大医院看病,医生说,这属于心理疾病,建议他到心理诊所治疗……目前这个同学无法上课,整天呆在家里。母亲托人打听,找到了我们诊所。”小华大概叙述了一下情况。
“好的,这位阿姨和展系同学,你们请坐。小华,你去给他们倒两杯温开水来。”黄妮笑着说。
“阿姨,要不请你先说一下大概的情况?”黄妮对中年妇女说。
“哦,情况是这样的。我儿子,上小学时,好像还行。虽然胆子小,性格内向,但是上学还是正常的,可是,进入中专校学习以来,他们入学时,要参加军训。教官看他正步走不合格,就要求他单独出列走正步,可是,没想到,他一走出队列,还没开始走,就浑身发抖,继而晕厥。”母亲的声音显得焦躁,语速极快,恨不得,一口气把所有情况说完……
“这位阿姨,您别着急,慢慢说。”黄妮耐心地对她说。
“好的,不急,不急。”女人端起桌子上的温开水,咕噜噜喝了好几口,然后说:
“后来,有两次他早上起床迟了些,上课迟到了,学生干部批评了他,并命令他在教室后面罚站,不想,才站了几分钟,他就晕厥了……这几次晕厥,都是同学把他抬到校医院去的。经过医生检查,我儿子身体没有明显疾病,建议我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当时,从学校回家后,他一直不愿意回学校,不想上课,害怕见学生干部,害怕去操场……就是家里来了客人,陌生人,他也会紧张,严重时,就全身不由自主的颤抖……平时在家,经常出现语言表达不清的现象。”女人说。
黄妮看看展系,发现他正低头抠着手指甲,身体还在微颤抖。
从女人叙述的情况来看,这个孩子患上了交往恐怖症。黄妮心里思忖。
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属于恐惧症的一种亚型。恐惧症,就是恐怖性神经症,属于神经症的一种。主要表现在患者过分不合理地害怕与社交
有关的场所以及人打交道。他们心里明白,自己处于社交场合时,所激发起的恐惧反应,是不应该的,但是,他们的心里仍然在反复出现令自己恐惧的情绪,并伴有明显的焦虑和不由自主的神经症状……常见的恐惧症亚型包括广场恐惧、社交恐惧和特殊恐惧症三种。
这类病人,黄妮过去曾经接触过若干例。
回忆以往她接诊的案例,主要是16岁至二十来岁的在校学生,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男女都有。他们都是因某件小事诱发突然起病。细细体察病人的主要症状,大多是害怕被同学所围观,所审视。一旦发现有很多同学注意自己,就浑身不自在,低着脑袋不敢看人,害怕与同学近距离对视,不敢在公共场合大胆发言,甚至开会都不敢坐在前面……他们千方百计回避与人交往,尽可能呆在没有人注意的角落里……每当发病时,病人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十分介意他人的批评……脸红,手抖,心里感觉恶心,想上厕所等症状。严重时,发生昏厥……
这类病人中,有一类属于家族遗传。一般比较难治愈。
还有一类,可能是因某件事的致命打击造成了患者的神经性障碍,或者,患者性格天生比较敏感,不幸遭遇了某件事情的打击,心理产生了一定的障碍。
黄妮想到这里,便进一步对这个男生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询问:
“阿姨,他是不是一和人打交道,就产生强烈的恐惧?”
“是的。他现在除了家人,不能见任何人。”女人说。
“他发病时,是不是伴随着焦虑和自主神经紊乱?”黄妮问。
“是的。明显的焦虑,神志有些不清。”女人说。
“他是不是总是努力回避和人打交道?”黄妮问。
“是的。他每天就把自己关在卧室里,不出来。”女人答。
“他心里明知恐惧是不应该的,可是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心理?”黄妮问。
“是的。”女人肯定的答道。
“他遭遇感觉恐惧的情景和事物时,是不是每次都会发生昏厥和颤抖?”黄妮问。
“大部分时间是这样。少部分时间,没有出现昏厥,但浑身颤抖是有的。”女人说。
“他从发病到持续这种状况,时间是不是已经有一个月以上?”黄妮问。
“是的。已经有好几个月了。”女人说。
“你儿子是患了社交恐惧症。”当以上这些问题都得到明确答复时,黄妮说。
“那应该怎么治呢?医生,您看能不能治好啊?”女人焦虑的问。
“我需要先问你一个问题。在他的直系亲属中,有没有
患这种毛病的人?”黄妮问。
“好像没有啊!”女人答。
她想了想后,又说:
“黄医生啊,你看,我们家,展系他爸爸是一个企业的负责人,每天要和各种人打交道,还要考虑企业的管理,发展,他爸爸可能说呢,经常当着百十号员工讲话。他爸爸肯定没有这个毛病吧。否则,每次当着这么多人讲话,还不要吓晕多少次呢。”女人骄傲的说。
“我自己,原来是幼儿园的老师,现在年纪大了,早退了。主要在家忙忙家务。可是,我的性格很开朗,见到熟人,一定要说很长时间的话。就是见了陌生人,我也不发怵啊。有一次,我在公交车上,看到有个小偷要偷前面一个女孩的钱包,我大声喊了起来,使那个小偷没有得手。黄医生,你说,我如果有像我儿子这样的毛病,我不要吓得屁滚尿流了?”女人说着,不由得笑了起来。
“那你们家的其他亲戚呢?”黄妮问。
“其他亲戚?”女人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起来。
“好像都还好吧。就是我弟弟,也就是展系的小舅舅,性格有些内向,一说话,脸就红,和陌生人不太愿意交往,平时话比较少。但是,他也没有出现展系这样的情况啊!”女人说。
常言道,外甥像舅舅。
这个展系的个性,既不像他那个善于表现自己,说起话来口若悬河的父亲;
也不像他这个说话直率,个性大条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