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汇报的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课题研究的初衷。在这个部分,黄妮结合自己的心理治疗,谈到了焦虑症患者马小理的到访,给黄妮的触动和震撼。她详细介绍了马小理在交流中,总是不断地提到一封天堂来信,以及这封天堂来信对他心理造成的阴影。而他患焦虑症的种种表现,以及和他老板的非正常关系,逐渐浮出水面……通过多次交流和心理催眠,黄妮终于了解到的马小理和他的雇主郭嘉之间的施虐和受虐的详细内容……这促使她找到了心理学博导吴教授,向他介绍了马小理病情的独特性。由于吴教授多年前曾经
接触和治疗过郭嘉,对这个病症十分熟悉,于是,师徒俩确立了斯德哥尔摩症的研究课题……
这部分,内容跌宕起伏,令听者不时啧啧称奇。
第二部分,是课题确立后,黄妮开展的调研情况。
在这部分,她简略的介绍了研究课题中的主角马小理,郭嘉的亲人以及她的家庭情况的相关调查。这是黄妮走访了上万公里路程,了解了几十个受访者后,方获得的详实而宝贵的资料。
经过简答叙述过程后,黄妮主要分析了马小理和黄妮心理和情感,发生嬗变的过程。由于她走访过郭嘉的每一位亲人,朋友,身前的看护,了解了马小理的家庭和亲人情况,因而她的分析很有说服力,既有数据,又有事例,还有清晰的发展脉络……经过前后相连,那些看似散乱无章的事情和数据,全都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与会者眼前……具体而可感,真实而可信!
这部分内容的分析,条清缕析,丝缝严和,逻辑严谨,分析到位……使在座的专家,对黄妮不由得表示敬佩。
第三部分内容,是黄妮对于斯德哥尔摩症治愈的思考。
她结合自己近期走访的多个病患,以及治愈的病人,谈了自己对治疗斯德哥尔摩症的一些想法和体会。这部分,由于是汲取了大量的成功案例,所以显得很有说服力。
最后,她谈了将要对马小理展开的心理治疗方法。本着借鉴与学习的态度,她认为,郝含副院长的记忆重构方法对她很有启发,她准备通过心理催眠,有条件的采用。既在心理催眠中,不断给马小理输入正确的思维方法和处世态度,使他自觉摒弃那些陈旧的错误的思维观念……
“就像是用橡皮,帮助他擦拭他心理记忆中的错误的恋爱观,生活观,为他输入正确的处世方法,人生观……”黄妮用了一个形象地比喻说。
她的发言,一共用了四十分钟。不过,与会者全都听得津津有味。
当黄妮讲完时,大家对此报以热烈的掌声……
“刚才,黄妮医生用她的工作实践和数万公里的走访的大数据,写成了一篇颇有深度的调查报告。非常好。年轻人,愿意深入到第一线,了解真实的案例,倾听患者的心声,这使我们医务和科研工作者,能够更加深入的探查到事物的真相,把握科研与治疗的脉搏。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验与反思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借鉴……我听了很感动,也很受启发。当初,我和黄妮医生只是搭建了一个科研课题的框架,没想到,经过短短几个月,她就通过勤奋调研,搜集数据,拿出了这么多丰富的调查内容,信息量之大,
事例之令人震惊,数据之庞大,使我不由得不敬佩这个年仅三十几岁的女医生了。何况,在她完成调研的过程中,还完成了怀孕生产,生下了一个八斤重的男孩……”吴教授说到这有些动情,在场的各位专家也报以热烈的掌声。
黄妮赶紧站起来,向各位专家鞠躬,表达谢意……
下面,就是各位专家召集围绕斯德哥尔摩症的治疗和对病症研究展开的……
与会专家,结合他们的工作实际,发表了极有见地的讲话。
首先发言的是来自大西北的G市精神病院的副院长郝含。因为,黄妮在调研报告中多次提到他,并对他进行的记忆重构实验进行了褒奖。所以,听着很激动的郝含,第一个发表了自己的想法:
“各位专家好。今天,有幸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聚会一堂,一起研讨斯德哥尔摩症的治疗。我从事精神病治疗已经有十几年了。多年来……”郝含的声音,在会议室上空回荡起来。
他的讲话,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就是能够被邀请来参加这次会议感到幸会,同时对东道主举办的这个主题的研讨会表示感谢。
“在我们平常的各种科研活动中,学者专门围绕这一病症开展研究的,还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家都认为,斯德哥尔摩症的形成,是被绑架者在绑匪的恐吓与威胁下,产生了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等不正常心理。这类事件,应该属于是刑事侦查范畴的事,是法律界的法官判案审案时需要了解的,是警察在追查绑架逃犯时需要了解的……而不是学者能够讨论的。其实,这个观点是十分错误的!”郝含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于斯德哥尔摩症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我们周围发生……人们只不过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叫斯德哥尔摩症……比如,家庭暴力。丈夫以武力相威胁,每天欺负和伤害妻子。妻子却因为害怕或无力反抗,不得不屈从于丈夫的拳打脚踢,甚至不敢离婚……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症。还有,在男女恋爱关系中,也存在一些非正常的互爱互虐,就比如刚才黄医生介绍的马小理和他的雇主之间发生的这类事情。刚开始,是雇主郭嘉倚强凌弱,对马小理进行肆无忌怠的欺负和虐待,并大言不惭的说,这是爱!这是爱吗?这绝对不是爱,而是一种变态的情感宣泄,一种受欺辱受歧视后无法发声而不得不找到一个替代品来施虐……后来,马小理对郭嘉的虐待,更加残忍和无情……这里哪有一点点爱的影子?他们陷在这种痛苦不堪的关系中无法解脱,是因为,这两个人都患有严重的心理病
,或者说是精神方面的疾病!”郝含说着有些激动。
“所以,我听了黄妮医生的研究进展后,很为她取得的这些进步感到高兴。这里面,有着长期从事心理工作后的顿悟,也有在科研过程的反思和梳理,还有对同行成功经验的思考和借鉴……总之,这个课题很有分量,很有内涵,我十分看好它!再就是刚才黄妮医生介绍即将开展对病人马小理开展的催眠治疗的思路,我听了很欣慰,作为一个曾经治疗过一例斯德哥尔摩症患者的医生,我觉得她的方法是可行的!我有理由充分相信,黄妮医生在吴教授这样的心理学大师的点拨下,能够尽早治愈马小理的心理毛病,为这个宏大的,极其有深度的科研课题,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郝含终于结束了他慷慨激昂的发言。
在座的专家,对郝含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
第二个发言的,是来自华城精神病院的关副院长,作为亲自参与过治疗马小理的专家,他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一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