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章天才,怪才,奇才,鬼才……
为了庆祝“劫后逢生”,吴教授一高兴,就要在华城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的VIP包间里宴请翟军夫妇。
这是周二的晚上。
华城的夜景被五彩缤纷的霓虹灯照射的美轮美奂。黄妮挽着翟军的胳膊,进入了这座位于市中心的高档酒店。
身着标准制服的服务生,拉开门,恭敬地欢迎他们;
大厅内辉煌的灯光,也仿佛在向他们致敬……
为了参加这次宴请,翟军特地向领导请假,说是“老婆的导师请吃饭,不敢不去”,领导也就应允了。
来到VIP包间,黄妮看到吴教授和他的女儿,女儿的男朋友都已经来了。
“黄妮,翟军,你们来啦!”吴教授今天显得特别高兴,一改说话轻声细语的风格,大嗓门,在包间内回荡。
“吴教授好。”黄妮和翟军齐声问候吴教授,同时,向老爷子身边的女儿、年轻法官点头致意。
“快来坐,今天都是我最最亲近的朋友家人,大家就别拘束了。”吴教授招呼着黄妮和翟军。
两个小伙子,自然很有眼力见,主动坐到边上,而把吴教授身边的一左一右两个嘉宾座,留给了黄妮和吴教授的女儿。
就这么,黄妮坐到了吴教授的右边,吴教授的千金坐到了父亲的左边。翟军和吴教授女儿的男朋友自然靠着她们坐。
桌子上的凉菜已经摆好了——
卤牛肉;
酱黄瓜;
五香熏鱼;
三黄鸡;
海蜇头……
吴教授接过千金递过来的一瓶茅台酒:
“今天高兴,一定要畅饮一番,好好庆祝一下。同时感谢你们的帮助。”吴教授站起身亲自给几位倒了白酒。
“吴教授,怎么能让您亲自倒酒呢?让我来吧。”黄妮要抢酒瓶,无奈,老人家意志坚定,坚决不把这个机会让给黄妮,她只好作罢。
“来,首先要感谢翟军和黄妮对我的鼎力帮助,帮我智慧的化解矛盾,处理好了家务事。”老先生说罢,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黄妮和翟军赶紧也把杯中酒喝了。【…¥ #&免费阅读】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吴教授。”翟军和黄妮一起说。
“哪里啊,给你们添麻烦了。”吴教授说。
“你们看看,我活了这把年纪,还不幸受骗,遇到这样的女孩。说来说去,还是要怪我自己,想着追求新生活……结果,新生活没有追上,反倒被人上了一课。”吴教授做着自我检查。
“就是,老爸你也真是,好好的日子不安分过,还想着二婚。你说你,都一大把年纪
了。现在的女孩子,心眼可活泛了,那个鬼主意多着呢,像你这样的老古董,只能上当受骗,被人宰。”吴教授的女儿在一边埋怨老爸。
“哎哟,好像你不是现代女孩一样?你不也是女孩吗?我怎么看你那么傻,傻得可爱。”吴教授笑呵呵的反击女儿。
两个人,你来我往的斗嘴,倒也别有趣味。
“黄妮啊,你的课题调研进展的怎么样了?”吴教授问。
“还行。上次回来,因为忙于和卞芳交流离婚条件之事,也没来得及向您汇报……”接着黄妮就简单把上次东北之行的调研情况做了一下汇报。
“那个桦琳队长非常优秀。他在当地很有影响。临回华城前,我说想请客表示感谢,他却一定要自己请客,带我到当地东北特色菜馆吃饭,我记得,点的菜叫八大碗。”黄妮汇报完情况后,感慨地说。
“是啊,那个小伙子,我们也就是在研讨会上不长的接触,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到刑警队长桦琳,吴教授也很赞同。
“他还让我向您问好,说有机会要到华城来,向您请教呢。他目前在处理一件杀人案,他说等破案后,要来华城拜访您,进一步探讨相关问题。还说他想休整一段时间,到学校读书充电。”说着说着,桦琳队长那个魁梧壮实的身影,长长的俊脸,浮现在黄妮的脑海中。
“好的,好的。他来华城,我来请客。”吴教授高兴地说。
就这么,这顿晚餐,吃得很尽兴。
席间,聊了吴教授千金准备订婚的事情。
还聊到了黄妮的心理诊所准备进一步扩大的事情。当吴教授听说居然有老人家为诊所投资时,吴教授很高兴,又碰杯喝了几杯酒。而情绪一高,老人家灵感激发,他说:
“既然你的诊所又扩建了,不如把我们学校心理研究中心实验基地的牌子,也挂上,你看怎么样?”吴教授说。
“那当然好了!”黄妮知道,这个牌子挂了,提高了诊所的档次,强化了诊所的科研背景,这是很多民办医院都很看重的啊。
“手续繁琐吗?”黄妮问。
“不繁琐。你填一个申请表,再把目前正在开展的课题写上去,这是实验基地挂牌的必备条件。”吴教授说。
“好的。我尽快去办。”黄妮听了,心里乐开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段时间,关于斯德哥尔摩症课题的调研,虽然辛苦,但收获也是巨大的!
想到这,黄妮不禁有些激动。
她感觉,自己正在被吴教授推着向前走,而向前走的每一步,风景都不一样,大大拓展了自己的视野
。这是满足于做一个小诊所的心理医生,所无法见识到的!
最后,她告诉吴教授,等到新扩的病区施工和招聘有了眉目后,她准备去西北精神病院开展下一步的调研。
“好的。我建议你去之前,先去走访一下关副院长,和他聊一聊,以便对国内精神病医院的情况做个大致的了解,对精神病的分类以及治疗水平和技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到了那边访问,你就不会说外行话了。”吴教授说。只要一涉及学术问题,吴教授的睿智和精明,就无人能比。
黄妮从小学到大学,一直老师欣赏的好学生。可是作为学生,她从小学一路学过来,对于老师的评价却各不相同。
有的老师是闷葫芦,就像茶壶里的饺子,满肚子知识,却倒不出来。
有的老师是演说家,虽然肚子里的货不是很多,但非常善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