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资助者与被资助者的爱恋
来到平平家时,已经是晚上十点里。
黄妮和平平的联系,基本是通过电话,或者是在饭店、咖啡店聚会,所以,平平的家,她还是第一次去。
平平的家就在市中心的一个高档小区。
家里的建筑是复式结构。
门,是虚掩着的。
进门就是餐厅,厨房,厕所。而客厅,卧室等则要登几步台阶……
此时,平平正坐在客厅地上,披头散发,像个小女孩般无助的哭。
瓷杯,茶盘,书本,电话,都被平平气愤时扔了一地。
“平平,你这是何苦呢?”黄妮走过去,坐到沙发上,抚摸着平平凌乱的头发,轻声问。
“黄妮,你说我怎么办?”平平说。
“别怕,我来和你的丈夫谈。你把他的电话给我,好吗。”其实,黄妮现在身体很虚弱,也极度疲劳。可是,为了闺蜜,她不得不硬打起精神。
“好的。”黄妮的来临,似乎给平平一些安慰,她的歇斯底里终于安静了下来。
“来,先喝点水。”黄妮妈妈一进家门,就开始帮平平收拾房间,烧水,砌茶。算是帮黄妮打了下手。
不一会,男人在黄妮的电话召唤下,回了家。
当他看到妻子正坐在沙发上哭泣时,似乎预料到了什么,神色有些慌张。
“穆总,我们到这边来说话。”黄妮请平平丈夫来到旁边的书房里,关上门。
“黄妮,你怎么过来了?平平怎么了?”穆总问。
“这个还要问你呢?你在外面是不是看上了一个女孩?”黄妮问。
“……”穆总不说话,低下了头。
“平平自结婚以来,根本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她的心里只有你。为了你,为了这个家,她已经付出的太多太多。现在,你在外面有了新欢,到底是怎么想的?”黄妮问。
这种事,第一次出现,大多是被妻子宠爱有加的丈夫,在家里找不到新鲜感,而外出“觅食”……
“黄妮,我是爱这个家的,我也很爱平平和孩子。我从来没有想过和她分手。”穆总说。
“可是,那个女孩很美,很年轻,和她在一起,我感觉疲惫的身心,一下子得到了放松。也只是刚有了几次……”穆总说。
“那么,对待那份婚外情,你是认真的?”黄妮问。
“不是。肯定不是的。我不愿离婚。从来也没有想过要伤害平平,和萍萍离婚。黄妮,你帮我劝说一下平平,我一定改正,一定再没有下一次。”穆总说。
“那个女孩不知道怎么想?”黄妮问。
“她是提到要和我结婚的。不过,我告诉她我已经结婚了,我妻子很爱我,我的孩子很可爱。我与她是不可能的。”男人说。
“也就是说,你们在一起时,女孩知道你已婚,而且知道你不会和她有长久的未来……那她为什么还要和你在一起?她图你什么呢?”黄妮问。
“说起来,黄妮真的很不好意思。这个女孩,曾经是我的一个捐资助学的对象……”穆总接着详细叙述了他和这个女孩从认识到相爱的经过。
原来,这个女孩,是个贫困生。小穆总整整十一岁。
女孩家在遥远的边疆。
父亲早逝,母亲残疾……可是,这个女孩很聪明,学业优异。于是,学校便把她列为可以接受社会各界人士资助的优异学生行列。
穆总是在十年前,就开始资助这个女生了……他的每一笔捐助款,都是通过学校和当地报社转交的。他们之间的联系,也仅限于书信来往。
比如说,第一封书信,就是还在小学上学的小女孩,收到穆总的第一笔捐资助学款后,用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写给穆总的。
她在信里,表达了一位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资助她学业的穆总的感激,并简单叙述了自己家庭的情况。她还告诉穆总,自己叫什么,多大了,在哪个学校上学,目前的学习成绩怎么样……
穆总作为捐资助学者,则对这个家境贫寒,自强不息的女孩,充满了同情和怜悯。
十多年间,他总共就给她回了三封信。
第一封信,是在收到女孩的感谢信后写的。
他告诉女孩,自己是个孤儿,父母早亡……他是在开通的舅舅的资助下,完成了小学、中学的学业,上了大学。接着,穆总鼓励她,好好学习。只要她有能力学习,自己就会一直资助她,一直到大学毕业……
第二封信,是女孩考上了名牌高中后,写给她的信。依旧是鼓励她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
第三封信,是女孩告诉他,自己已经以高分考进了华城的一所著名大学时,写给女孩的,鼓励她继续努力,信中,他委婉地拒绝了女孩见面的请求,但给她留了自己的手机号。
十年前的穆总,也不过就是一个刚刚完成大学学业不久的青年才俊。那个小学生,大约和他差了十几岁的距离吧。黄妮想。
就这么着,这个在遥远边疆的家境贫寒的女孩,在穆总热情的坚持不懈的资助下,凭着自己的努力,从小学毕业后,考上当地优质初中,以后,又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当地的名牌高中……直到考上了华城的名牌大学。而穆总也从一个青年才俊,成长为一名事业有成的
老总,收入上了一个又一个台阶。
进了大学后,这个女孩每月继续得到了穆总的资助,而且,上大学期间的资助又提高了不少,这使她非常感激,一直想见一见自己的资助人。
起先,穆总不太愿意。他想,自己资助贫困生,其实也像是一种火炬接力。自己在舅舅的资助下,完成了大学学业,顺利进入职场。他要把这份感激,也通过资助贫困生,传给更多的人。所以,穆总拒绝了。
但是,他把自己的手机号码,留给了这个女生。告诉她,如果有困难,可以给他打电话。这说明,其实,穆总在心里并不排斥和这个女孩见面。毕竟,他们之间的资助和被资助关系,维持了十来年。经过漫长时间的考验,他们之间,默默建立了一种信任和期待。
女孩兑现了自己的承诺,考上了名牌大学。这在她身边的那群同龄人中,是不多见的;
穆总兑现了资助她完成学业的承诺。这些年来,他陆续资助女孩十几万的学费和生活费……
起先,他们还是维持了那种不见面的持续联系。不过,这个局面,在女生上大二的时候被女孩打破了!
一天,女生给穆总的手机打了一个电话。
她告诉穆总,自己生病了,做了阑尾切除手术,住在校医院里,心情非常沮丧,在远离家乡的华城,她很孤独寂寞。她很想见见他……
穆总听了,没有犹豫,就去校医院看望这个女生……
当时,他什么都没有多想,只是像一个父亲,听说女儿病了,心里十分着急匆匆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