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调研,时间大约需要本个月左右。
临走前,黄妮把家务事全部交给翟军,由他负责处理。
诊所的事,则请了一位老医生帮助代管。
山西。县级煤矿。
一路风尘,终于来到了目的地。
她们先在县城一家好一些的宾馆住下。两个人便出门先熟悉熟悉县城情况。
这座县城,也是一个很有历史的古城。不过,虽然当地出了好几个煤老板,但市容市貌依旧脏乱差,一条街,两座楼,一个警察看两头。马路不宽,汽车很多……建筑物有的很高档,有的很破旧,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到处都是灰蒙蒙的,马路上像是永远也扫不干净一般。街上老百姓的穿着,大多土气过时。这里,好像仍然生活在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和华城比起来,相当的落后。
第一天,她们主要是逛街,吃饭。
第二天,黄妮带着小华,来到了马小理和他父亲曾经工作的煤矿。
因为煤矿已经改制,成为纯粹私营的矿了,所以,黄妮只能找煤矿老板问情况。
“马小理?没有听说过这个人。”煤矿老板说。
这个煤矿老板,看起来很年轻,年纪最多不过三十来岁,比马小理还小。
“那你能不能给我们介绍几位老矿工来问问。”黄妮问。
“没问题。但要到下午下班后才行。你们到下午四点钟再来找我。”煤矿老板说。
两个人只好继续出去逛街。
她们在街边一家露天小面馆,吃了一些山西面食,什么炒面,削面……味道还不错。
接着,又到县城唯一一家百货商店里逛了逛,里面东西不多,大多是一些打折促销商品,可以看出来,这里的老百姓消费水平不高,商店只能通过促销来卖东西。
当时针指向三点五十时,黄妮和小华再次来到了煤老板的办公室。
秘书见到她们俩人,还是很客气的迎到了会议室安排她们坐下等的。过了大约一刻钟,煤老板果然带了两个老工人过来了。
这两个老工人像是刚刚从矿井上来,一身黑煤灰还没有洗去,脸是给的,手
是黑的,衣服上也全是煤灰。一看,就是在井下工作很辛苦。
“这两位算是我们煤矿最老的工人了。你们可以问问他们。”煤老板对黄妮说。
“好的。”黄妮亲自为两位工人倒了水,然后详细讲明了来意:
“我是华城的一位心理医生。我们那有一位心理病人,是从你们这个煤矿出去的。据他自己讲,在矿上工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嫌苦,就离开这里出去打工了。我们这次来,就是想详细了解这个人在矿上的情况。”
“他叫什么名字?”老工人问。
“马小理。”黄妮答道。
“马小理啊!”老工人黑白分明的眼珠在快速转动着。
“是啊,师傅,你知道这个人吗?”黄妮问。
“当然知道。马小理是马全有的儿子。马全有在一次瓦斯爆炸中死了。”老工人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