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斯德哥尔摩症(2)
“那么,郭嘉离婚后,是不是好一些了?”
过了许久,黄妮问。
“好了一阵。但是,随着企业做大做强,郭嘉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强势,而随着企业做大后,她作为一个没有什么学历,不懂什么专业知识的女企业家,对于管理,已经力不从心了。加之,她很固执,不用外来的高学历的能人,只相信自己的亲戚和家里人,结果可想而知……有一段时间,她因为企业连连出问题,患上了狂躁抑郁症。”吴教授说。
黄妮听了,心里很难受。
狂躁抑郁病,也是一种心理毛病。
表现为,病人情绪反复无常,难以控制——
忽而情绪高涨,轻松愉快,兴高采烈;
忽而易怒,生气,狂躁不安,极度无助,对家庭生活和工作毫无兴趣……
郭嘉得病,想必也是因为工作压力过大,各种矛盾激化,使她无力应对而发病。
“唉,一个女人办企业,本身就很不容易。而她的学识缺憾,又因为她的偏见,没人能帮她补上……她得病也是情理之中。”黄妮说。
“是啊。所以我说,这个郭嘉,是个悲剧性的人物。如果她安分守己的打工,挣了钱回家结婚生子,即便当个农村妇女,守着一亩二分田过日子,生活艰苦,但可能寿命会长很多,也不会得什么心理毛病了!更不会那么大的企业一下子就垮了!”吴教授说。
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看郭嘉,就会觉得她是由于责任重于能力所致。
一个人的能力,只有在和她所承担的责任相匹配时,她才能有所为……一旦超过能力之外,那就会导致个人身心受伤,严重的,还有可能给所从事的事业、工作受挫……黄妮想。
“她的狂躁抑郁症,时好时坏,这主要看她企业经营的状况。企业状况好一些时,她的情绪就好一些,心理毛病就轻一些;企业状况差一些时,她的心理毛病就重一些。后来,在她的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时,她整个人一下子就被击垮了!”吴教授回忆说。
“那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记得,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看学生的论文,接到了郭嘉秘书的电话。说,请我火速赶到郭嘉办公室去,有急事。我便匆匆赶去了。没想到,走进她的办公室,看到郭嘉正在狂躁的扔东西,她把自己办公室桌上的电脑屏幕,键盘,书本,全都摔到了地上,还把办公室里几个昂贵的大瓶也摔碎了,房间里一片狼藉,她的秘书站在一边都不敢说话,没有人敢上前去劝她。我简单的听取了秘书的汇报……了解到企业遭受重创的小心,知道郭嘉因为承受不了这一
噩耗,她的狂躁抑郁症发作了!”吴教授说。
“我首先请医生给她注射了一针镇静剂,让她安静下来,躺在沙发上睡一觉。等到她醒来后,我便给她放令她放松的音乐——她家乡的曲子……果然,郭嘉慢慢恢复了理智。但是,她的情绪依旧十分低落。根据我和她的交谈发现,她的心理病很严重,已经不适合继续处理工作了。于是,我让人把她送到一家精神病院的疗养院住了半个月,经过吃药打针,隔离治疗,她的神志逐渐恢复正常。另外,我告诉他们企业的办公室主任,郭嘉还是需要静养,不能让她直接处理企业倒闭的相关事宜……否则,有可能刺激她的旧病复发。”吴教授说。【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熟悉的往事,被吴教授徐徐道来。
一件件,说起来,都是心酸事。
一个不断遭受打击的人生,是需要坚强的心智,去面对的。联想到郭嘉所经历的,和无法逾越的困苦,黄妮不由得感慨万千——
郭嘉虽然在与她一起离开家乡的同龄人中,属于坚强而勇敢的。但是,她还没有强大到可以直面一切困苦的心理。因而,一旦冲击波向她袭来,她的心理阀门,就被巨大的恐惧浪潮所淹没,人,也由此而受到无法躲避的伤害……
如此来看,一个人能够做多大的事,能成多大的气候,并不是光有决心和本领就行的。
既然站在峰巅,就要有众揽群山的气派,就要有接受暴风骤雨鞭打的勇气……
否则,还不如做一个平凡的打工仔,一个碌碌无为的小人物……虽然日子过的普普通通,平庸无名,但是,每天生活的坦荡心安。
其实,这也是一种安全的选择……
“后来她的身体恢复的怎么样,郭嘉也没有和我联系。”吴教授继续说。
“我想,她的企业倒闭了,心情一定很差,还是不要打电话打扰她吧……以后,我从报纸电视上读到了她的企业破产,卖厂房卖地还欠款的新闻,也了解到郭嘉已经一病不起,住进了医院。”吴教授说。
“不过,新闻报道上介绍,她是因为心血管毛病,还有慢阻肺,肺炎,气管炎等身体上的病症住进医院的……过了大概一个多月,我曾经去看过她一次……但是,那时郭嘉已经病的很重了。我去病房探视她,她目光昏暗,神志不很清楚,已经认不出我是谁了……这次探视后,我也有些心灰意冷。眼看着一个充满活力的女企业家,一个很有前景的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一下子企业倒闭破产,本人也病入膏肓,这,实在让人唏嘘不已……”吴教授说到这,不再说下去了。
他的头发虽已白,但还是很茂盛;
他的上眼皮虽然有些松弛了,但两只眼睛依旧炯炯有神;
他的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甚至没有一点语病。这或许是和他常年在讲台上讲课有关。
“所以,如果你要问我郭嘉有没有心理毛病的话,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以我曾经给她看病的过程来看,郭嘉确实得过心理毛病,而且还不轻。她神智清醒时,一直很信赖我,经常来我这,向我诉说烦恼,请我给她提供心理援助,我也是努力为她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想,最后,她还是过早去世了!虽然她在企业经营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总体而言,我觉得郭嘉还是一个十分优秀的女企业家,一个敢于拼搏,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女人!她比我小不少,却走在了我的前面……每当想起这些,我的心情都很沉重。”吴教授说。
吴教授确实是了解她的,对她的评价是肯定的。虽然,她确实有很多不足……黄妮想。
“不过,过去,我只是作为一个心理学教授,去帮助一个向我求助的病人,并为她治病。不曾想到,由于她自身的心理病,影响了另一个人,她的秘书马小理。那天,听你提到马小理的病情,我立即想到,郭嘉和马小理,很有可能是斯德哥尔摩症相互依赖的两方……郭嘉年轻时,受到过她丈夫的家暴虐待,是家庭中的受虐者。但是,随着她自身地位的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增加,尤其是当打骂她的丈夫离开了她后,曾经受到欺负的郭嘉,很有可能把自己曾经受到的虐待,撒向了她的下属……因此,谁离她越近,就越危险。马小理既然是她的情人兼秘书,很有可能,马小理就成为承受她暴虐最多的对象了……”吴教授分析说。
“是啊。这种由受虐者转换为施虐者的变化,令人痛心。对她来说,可能是一种无意识举动,但是,她的行动却改变了某些人……”黄妮说。
“我甚至在想,有没有一种可能,郭嘉对马小理的虐待,不仅仅限于精神层面……她会不会把她在第一任丈夫那受到的暴虐和殴打,全部还给了情人马小理?”吴教授说。
屋子里很安静,黄妮和吴教授,又是许久没有说话。
吴教授叙述的可能性如果发生,那是极其可怕的一种情景!
作为心理学研究者,他们愿意深入探讨人心的深处,那些阴暗的、发霉的,无法见光的丑陋;
但是,作为一个正常人,他们又常常在见识到这些肮脏的、难以言说的垃圾前止步不前!
因为,人性的恶,以及人性的丑陋,多么令人憎恨和厌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