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兵这么厉害,为什么藏着不准用?”
“这个,故事太长了,以后有心情给你说说,现在,我只想知道,你们有没有办法把这门打开?”
郑国说:“我记得庄梅姑娘说过几个办法,其实都可以,就是耗时。”
“哦,你说说。”
“不外就是烧门,砸门,从旁挖条道绕过去。”
“那他们怎么不做?”
“来不及啊。如果太子半个月不管这里的事,他们就真能这么干了。”
姬绛哈哈大笑:“虽然楚人粗鲁,但我其实挺感谢他的。帮我把地道挖通了,还不用给工钱。”
崔瑞说:“他们楚人在这,太子多有犒赏,就当出了工钱了。”
大家一起大笑。
笑完,姬绛忽然叹气:“笑归笑,这楚国的项燕将军,我还真挺欣赏他的,说干就干,一点不拖泥带水。跟那个庄大夫合在一起,他们什么事不敢干哪?要是我能像他们那样就好了。”
白尘说:“你们周人就是繁文缛节太多,做点事情还要瞻前顾后,这点不合礼法,那点不合祖制。”
姬绛猛地回头看着白尘,半天吐出一字:你说得对。
白尘一时嘴快,说了这些,被他盯了半天,吓出一身冷汗,听到这句,这才松了口气。
“白兄以后要是不想走了,留下来辅佐我治国理政,我必不负你。”
白尘知此时谦让不得,认真地说:“我素来不习政务,但太子如此看待,也不好强辞。只是,我年纪太轻,做人可以活的通透,做事未必通透啊。”
姬绛大喜:“白兄肯辅佐我,肯定不会拿你当臣子,就当朋友。你跟崔瑞,都是那种七窍玲珑的人物,我十分喜欢。”
崔瑞猛地听到自己名字,哈哈一笑:“太子过誉了。”
这四人其实年纪相当,都是二十多岁,说话脾气都很合得来。只不过郑国是韩国的,不大可能会到周国当官,因此就不好把他也算上。
郑国问姬绛:“殿下,你觉得先试试那个办法好?”
崔瑞说:“最简单就是用火烧吧。”
姬绛奇道:“用火烧最简单,为什么朱英不用?”
崔瑞冷笑道:“他们盗墓的,那敢在坟墓里用火?我们烧的不是石门,而是那些铜。”
郑国摇摇头:“地道里不能用火,很容易烧塌方的。你这地道那么长,简直就是个闷窑,就算不塌方,也会把石门里面的物事熏坏。这法子不可取。”
“那就把这门凿开。”
“既然不能烧,凿开,可以吗?”姬绛问郑国。
郑国点点头说:“当然可以。这几个方法,只是因为费时,所以楚人不能用。但这是太子的宅子,你想什么时候破门,就什么时候破,不赶时间,所以尽管安心去做。”
崔瑞却说:“郑先生,如今太子宅子里有上古留下的密道,里面藏有神兵,这事,怕是楚人都还没出城,就已经传遍全城了。为防夜长梦多,还是早点破门为好。”
“对,我也很想早点知道里面藏了几百年的秘密是什么。”姬绛说的时候,眼睛都笑得眯了起来。
白尘却突然对姬绛说:“太子,我跟郑国先生,原本完全是局外人,此时却误打误撞,参与如此重大的机密,能不能让我回避一下啊?我并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
郑国听他这样说,也赶忙表态:“太子,我是韩国官员,虽然职位低微,但毕竟不是周人。我就到此为止吧,这开门的法子,无外乎暴力破拆,崔兄就可以做。”
姬绛说:“我与白兄以朋友交,我不会怀疑你。郑先生是个大才,与我相交时间不长,但我也不怀疑你。”
崔瑞一把拉住他们两个,朗声说:“严格来讲,我也不是太子的私人,只是因为我义父决定举家侍奉太子,我才为太子办事。你们要是想惧祸避嫌,那我们三人一起走吧。”
太子忙按住他们:“别开玩笑,别多想,如果里面真是神兵,我绝不会亏待你们,怎么还会害你们呢?”
白尘问:“如果真是神兵,你想拿来干什么?”
姬绛说:“当然是拿来重振大周声威。”
白尘说:“像白起一样杀几十万人?”
姬绛略一迟疑,诚恳地说:“虽然我不能排除这个方法,但要是能避免,我还是不愿意杀戮太过的。现在别人不怕你,是因为不知道有神兵,或许我们可以用别的法子让大家知道,这样他们怕了,臣服于我,自然不用杀戮。”
“太子真能这么做,那黎民幸甚!”
“好了好了,这些国家大计,以后再说,现在先把门打开吧。”
郑国说:“去找些钢凿,在这门上凿个洞,能进出人就可以了。也不用担心引起石门倒塌。”
崔瑞马上吩咐侍卫去照办。
姬绛见大家都干起来,心下稍安,就在石室里四处走动,仔细看看这几百年前的地道。
这石室四面是石壁,顶上和地面都是硬土,中间竖着一排三根奇怪的石柱。姬绛打量许久,看不出门道。
郑国见他盯着石柱,也把他的疑惑说出来,这石柱不像是承重,不知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