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那双明锐的眼眸中,此时充溢着说不明道不尽的温存情绪。与独孤皇后依依惜别的柔和目光互望许久,难舍难分。
直至殿外的小宦官稍稍扣门,低声前来禀报,瞬间打破了这场无言对视的融洽氛围。
“陛下,尚书高大人与车骑梁将军已到!”
“嗯…朕知道了!”隋文帝侧头顿了一下,立地作应。眼神的视线,依然还放在独孤皇后的身上。
“快去吧!”独孤皇后见隋文帝始终一动不动地盯着自己,笑得额外温柔。
隋文帝没搭腔,只单单垂下了眸子。虽然独孤皇后看不清他的神色。但两人的距离很近,因此她还可以清晰地感觉到。
那深沉的低叹,以及责有攸归,不得不尔的无奈。
“陛下将事情都交接完了!就别太劳累了,明日还要早起启程呢!”独孤皇后率先有了动作,拉挽着隋文帝的手臂。一前一后,将其送至殿外门口。
不远望去,在百参交错的婆娑树下,有一个身材高大的魁岸身影。而相比另一位就比较孱弱瘦削,面容和气色极其的枯槁。
一为善战骁勇的车骑将军梁素,另则是军政谋臣高昭玄。
在殿外恭候帝王的两人敛容屏气,并肩而立,又似乎在刻意保持着距离。
“外面风凉!快进去吧…要早点睡下!”隋文帝将小宦官为他披戴好的披风再次摘下,亲自披在只着薄裙的独孤皇后身上。
“嗯…臣妾恭送陛下!”
“皇后娘娘,您快回吧!”那小宦官对独孤皇后躬身行了一礼,随后转身,紧跟上隋文帝头也不回的步伐。
独孤皇后一人在罗坚殿的门口望了迂久,亲眼见着那君臣三人言谈了几句,便时不我待地朝墨书房的方向走去。
……
一根细长的蜡烛油台,自风摇曳,照亮了整个墨书房。
此刻的隋文帝未向往常一般,坐于上位。与高昭玄和梁素等人,置身在隐秘的阁风后方。一副标画着大隋方位地形的战图上,俨乎其然的隋文帝时不时地会在某一处指画圈点,着重提醒导引。
而先是梁素成竹于胸地阐述自己颇有独到的观点,后有谋划周密的高昭玄补足填充。
就这样一直从军队调发与战时指挥、粮饷兵器与马政保障,到政务管理施措等各个全面。心系百姓的隋文帝认为对其多次减税后,需大力推行既可增加赋税,又可稳定国库经济的均田制度。以及提出了可以设立常平仓等官仓,贮存关东运来粮食,建广通渠便利关中漕运的政策。
又于民间设义仓,人民捐纳粮食以防凶年。轻徭薄赋,鼓励农桑,以解民困。在确保国家赋税收入之同时,还能稳定民生。
隋文帝言罢音落,使得向来孤芳自赏的梁素,以及对智略才干果敢精湛的高昭玄。先是惊诧不语,越是体味回想,越是觉得隋文帝对治理统制方面简直是巧拙有素,通计熟筹。
不由自主,自愧弗如。
而在这时,原本明亮的烛火,几乎自顶燃底。浓夜已过,黎明在即。
一切交代嘱咐完毕过后,认真记下的高昭玄与梁素,一齐行礼共同退下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