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平乐府后,他立即开始招兵买马,又交好四周的瑶人,最终兵马恢复到八千人的规模,原本他将重兵放在紧邻永州的恭城县,由自己的大将汪大捷驻守,不过与安国军的私下贸易他是不会错过的,否则他也无法供养八千军卒。
得知此事后,他便将汪大捷调回平乐县,企图以重兵隔断桂江,阻拦朱亨嘉的去路,恭城县只留了他手下另一名将领雷兆圣率领的一千五百人。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已经进入永州的吴候部早已观察到这一动向,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吴候部利用夜色用虎爪飞索攀上了恭城县的城池,打开城门后,埋伏在左近的武功营士兵突袭了恭城县,最后在付出几百人的伤亡后全歼雷兆圣的一千五百人,占领了恭城县。
占领恭城县后,吴候让跟在自己后面的郭天才部一千五百人镇守县城,自己带着八千多人星夜南下,在天明前抵进平乐府附近的大山上。
平乐府城与时下大明南方诸多城池一样,其北面是乐川水,西面、南面是桂江(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漓江),东侧是大山,易守难攻。
吴候部埋伏在平乐府城东侧的大山里,曹志建对此一无所知。
次日清晨,吴候遴选了五十名最勇猛的士兵化装成准备进城的山民,挑着柴禾混在进城的队伍里面,等到城门一打开,五十勇士便突然发难,从柴禾里抽出长刀杀死了守城门的明军,在牺牲了一半人之后终于等来了吴候的大队。
此时的曹志建已经整顿好兵马了,正好碰上了吴候的大军。
吴候让刀盾兵举着盾牌遮护后面的佛朗机铳手,一阵攒射后,趁着曹志建部大乱之际用双手长刀兵突然杀入,大破曹志建的六千多人马,最终曹志建只带了少数亲信从桂江坐船去投奔丁魁楚去了。
吴候的部队经过广东、恭城、平乐三场战役,加起来也损失了上千人马,如今只剩下八千人了。
攻占平乐府城后,吴候留下三千人镇守平乐府城,自己带着五千人直奔桂江上游的阳朔县,由于阳朔县下游有曹志建的重兵把守,杨国威并没有在县城布置多少军卒,只安排了五百团练把守,面对安国军的五千劲旅,驻守的团练想都没想便开门投降了。
阳朔县既控制着漓江中上游,又扼控从南面荔浦县北上的官道,控制了阳朔便断绝了敌军从东面、南面过来的道路。
回到梧州。
候性打着“恭迎圣驾”的牌子抵近梧州后,朱亨嘉出于礼贤下士、拉拢候性的心思也带着几千人出城迎接,结果候性趁他不备突然发难,同历史上一样打得朱亨嘉大败,连梧州城也没法进去便带着几百亲卫仓皇北逃。
朱亨嘉这几百亲卫可不简单,都是他继承靖江王大位以来费尽心思搜罗的民间“武林高手”,后世有多部武打电视剧都涉及到朱亨嘉以及这些人。
由于平乐的曹志建敌我不明,其日常又与丁魁楚交好,朱亨嘉不敢沿着桂江北上,而是先折向西边,从五屯所一路北上,经永安州、荔浦,历经千辛万苦后抵达阳朔附近。
到了阳朔后,朱亨嘉不禁长舒了一口气,阳朔是杨国威的辖区,城里的练总还是朱亨嘉一个妃子七拐八弯的亲戚,由于长途跋涉,朱亨嘉实在走不动了,便决定在阳朔县歇息一阵后再走,他准备在阳朔县坐船北上返回桂林。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带着这些“武林高手”刚刚进入县城便被围了起来,这时县城的所有城门也关上了。
接着便是吴候出场的时刻。
“你……你等是何人?陈练总呢?”
吴候冷笑一声,“亏你还是准备称帝的人,也不了解一下四周的形势,看见没有,戴着这个铜盔的全天下只有一家,那就是安国军!”
“啊?!”
朱亨嘉被俘了,“武林高手”们身手再是绝伦,也敌不过火铳的攒射,彼等略微抵抗了一下便全部跪地投降了。
这时,久未露面的李安国竟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