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一大早,归心似箭的孙丽和刘秀枝就起**了,他们俩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各自默默想着自己的心事儿。
孙丽想:人都是在聚聚散散中长大起来的。从小到大,我跟父母有过多少次相聚,有过多少次分离,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我深深记得,相聚时他们那幸福的笑容,分手相送时,他们那充满希望的挥手。我们这些大学生,都是父母高投入养大的孩子。二十几年来,父母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的汗水和关爱,而我们回报的却太少太少了。现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回家多陪陪他们,倾心听听他们的唠叨,虽然在家只能呆上两天,即使是仅能呆上两小时,两分钟,我也要回去。
刘秀枝跟孙丽的想法儿不同。她上高中的时候,哥哥嫂子和父母就一直拉她的后腿,让她辍学。秀枝的父亲有痨病,母亲患有脑血栓,父母常年吃药,不能下地干活儿,家里生活很是困难。哥哥嫂子又是养老人又是带孩子,还要供秀枝上学,他们俩苦苦支撑着那个经不起一点点儿风浪的家。秀枝是个好学上进的女孩子,对于父母和哥嫂让她辍学的事儿,她非常反感,她甚至还想不通。秀枝记恨过他们,秀枝跟孙丽单独在一起的时候,她常常抱怨家人对她的薄情,抱怨父母重男轻女。秀枝觉得,家里的事儿,都以哥哥为重,她这个做女儿的无足轻重。为此,孙丽常常开导她,孙丽开导秀枝设身处地地为家人想想。现在,秀枝对自己的家人,再也不像从前那样记恨了。她不但不记恨了,她反而还有了一颗感恩之心。她感谢父母给了她生命,给了她一个聪明的头脑,一个健康的身体。秀枝虽然不太喜欢嫂子,但她还是觉得她很亏欠嫂子的。嫂子自从嫁进他们家,没吃过什么像样的饭菜,没穿过什么像样的衣裳。在艰苦的家庭生活条件下,嫂子为自己家生养了两个孩子,还照顾有病的爹娘,还供自己上学,嫂子实在活得太不易了,不管她怎么对秀枝,秀枝都毫无怨言。
躺在被窝里的王爱萍和韩冰,默默地看着孙丽和刘秀枝这两个想家的人收拾这收拾那。她们很羡慕地想:要是我们也像她们一样,有一个温暖的家,该多好啊!我们要是真有一个温暖的家的话,我们也会像她们一样,迫不及待地回家,幸福甜蜜地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只可惜,我们没有福气。
其实,不是爱萍和韩冰没有福气,是她们自己的心灵出了问题。现在,她们的父母和爷爷奶奶也正盼望着她们回家呢,可是韩冰和爱萍总觉得家人对她们不够好,她们不愿意回家。
这时,韩冰突然想起了杨光,她想:杨光也是个想家的人,今天,他一定也会回家去的。想到此,韩冰急匆匆地起了**,她手忙脚乱地收拾了一下,就跑出了女生宿舍楼。韩冰来到宿舍楼前小绿地的僻静处,约杨光出来。
杨光所住的男生宿舍楼和女生宿舍楼呈大写的L状,女生宿舍楼和学校大食堂南北相对,男生宿舍楼在西面,大食堂门前的那片古木参天的小绿地,被这三座建筑和东面的留学生食堂以及学校的水房围在中间,呈长方形状。
杨光正想找韩冰谈谈,了断两个人的关系,正好,韩冰在楼下的绿地约他出来呢。
杨光接到了韩冰的电话后,不一会儿他就站在了韩冰的面前。
“今天回家吗?”韩冰见杨光这么快就出来了,心里很是高兴。
“回家。”杨光回答。
“我要跟你一起回去。”韩冰见杨光的脸色冷冷的,于是,她也洋装不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