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做个全面检查得花多少钱啊?”那个中年妇女茫然地看着孙丽问。
“阿姨,您放心,检查用不了多少钱的。”孙丽安慰那位中年妇女,“您在这里先等一会儿,我去找找我的老师。”
“真是遇上好人了,我这辈子没有白行善。”那位中年妇女面对着孙丽远去的背影,她满怀感激地自言自语。
孙丽来到她的老师刁海洋所在的另一内科医办室,孙丽把那个中年妇女的情况如实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刁老师听了孙丽的介绍,他说:“看在你做善事的份上,收成本费给那位妇女检查一下,不过你要知道,我们的医院不是慈善机构。”
“知道了老师,我替那位中年妇女谢谢您。”说完,孙丽深深地给自己的老师鞠了一躬。
“这丫头,就是心善,是块儿当医生的好料子。”等孙丽走出医办室,刁教授很欣赏地赞叹着孙丽。
孙丽带着那位中年妇女检查完之后,她把检查结果拿给刁教授看。刁教授看了看检查结果,为了照顾病人的情绪,他用英语跟孙丽说:“病人是胃癌晚期,需要马上手术。”
因为孙丽一直参加巴基斯坦留学生的英语角活动,所以,她对英语的医用术语听得很明白。孙丽一听那位中年妇女得的是胃癌,并且是晚期,孙丽马上用英语对自己的老师说:“老师,这位中年妇女家里很穷,如果手术的话,我想办法儿联系上她的家人再说吧。”
“好的,要尽快,时间就是生命。”刁教授很严肃地用英语对孙丽说。
“谢谢您老师。”孙丽感谢过自己的老师,她搀扶着那位中年妇女走出了医办室。
那位中年妇女听不懂孙丽和刁教授的对话,从他们的表情上,那位中年妇女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于是,她忐忑不安地问孙丽:“姑娘,你们刚才基里哇啦地说得是什么?我要是得了癌症的话,你可千万别瞒着我。我知道,癌症不好治,得花很多钱,受很大的罪。就是治了,也不一定能把命保住。我要是真的得了癌症的话,我就不治了,人早晚不就是个死吗?那些看病受罪的钱,还不如省下来给儿子娶媳妇用呢。”
孙丽安慰那位中年妇女说:“阿姨,你想歪了,我的老师他一直就是这么看病的。您只是胃溃疡,吃些药很快就会好的。”
在送张北的那位中年妇女回家的路上,孙丽打听到了那位中年妇女的家庭情况,她还想办法要到了她儿子的电话号码。那位中年妇女是张北县人,家里有丈夫和儿子,他们夫妻俩人在家种着几亩地,儿子在北京打工。
孙丽想:对于癌症晚期的病人来说,任何的治疗手段都是在消耗钱财,拖延时间,这种治疗对于有钱人来说也许不算什么,可是对于这位阿姨和她的家庭来说,可就是大灾难了。
这时候,孙丽忽然想起了自己的那些小验方,她想:前人曾用此方以毒攻毒起死回生,我何不用此方为阿姨除病呢?反正阿姨是不想住院治疗的,也许我的小药方能救她。
孙丽送阿姨上了回张北的公交车之后,她马上给阿姨在北京打工的儿子通了电话。孙丽如实向阿姨的儿子说明了他母亲的病情,并告诉他,如果他母亲不肯住院治疗的话,可以试一试她的小验方。
孙丽和阿姨的儿子通完电话,她随即把小验方发给了那位阿姨的儿子。
做完这一切,孙丽轻轻地舒了一口气,她默默地在心里祈祷:但愿我的小验方能治好阿姨得病。
回医院的路上,张北那个贫困阿姨的形象一直萦绕在孙丽的脑海,蓦然间,孙丽想起了舅舅许给她在北京建一所平民医院的事儿,于是,孙丽给舅舅打电话询问平民医院的进展情况。
孙丽的舅舅是个性格豪爽,说一不二,干事儿雷厉风行的人,他在电话里告诉孙丽:“宝贝,我在北京郊区买下了一个倒闭的私人机械加工厂,工人们正日夜加班加点地改建呢。我相信,用不了几个月,咱们的平民医院就建成运营了。”
“我在这里就先替老百姓谢谢舅舅了。”孙丽在电话里给了舅舅一个甜甜的吻。
“傻丫头,谢什么,这是富人的责任。”说完,舅舅在电话里爽朗地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