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薄暮时分,风渐渐小了下来,躲在沙沟里的队员们简直变成了土人。还好,除了几顶帐篷被刮走,标本还在,更重要的是队员们采取措施拿湿毛巾捂住鼻口,紧贴地面,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很万幸。
没有了帐篷,当夜他们露天宿营。
夜升起来的时候,天上出现了点点星光。
天放明,朝霞漫天。小分队又出发了。
脚下的路艰难。
光怪陆离,不时有海市蜃楼闪现。
当龙目山出现在队员们视线里的时候,没有人激动,静穆地望着霞光里那座并不高耸的山峰。
龙目山横卧在泼血的霞光里,狰狞、恐怖。罗泉告诉队员们:“稀有资源往往集中分布在面积有限的特定区域内,那里沉积建造、岩浆活动、构造变动和变质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组合有利于稀有资源成矿作用的发生。”罗泉又补充道:“龙目山出露地层以古生代为主,分布在断裂带上泥盆统与下志留统之间不整合面附近,赋矿岩石为上泥盆统紫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块状砾岩与下志留统条带状砂岩。”他往远处的山体指了指进一步说,“你们看,多种蚀变叠加在一起形成红色蚀变带很典型,这就是说下志留统为浅海相灰绿色碎屑岩建造,性脆,易破碎产生裂隙,有利于含矿溶液渗透。其中的黑色条带含有大量微粒状黄铁矿,如果前人留下的地质资料没错的话,这里有利于稀有资源的还原沉淀,浅色条带发生明显的钠长石化,围岩蚀变强烈。”
一夜过后,迎着初升的太阳,是大无畏的探矿者用地质锤敲碎了龙目山亘古的梦。
断崖、露头。
在变质岩和花岗岩层,他们发现了矿化和异常显示,一块块被精心挑选出来的岩石按顺序记述后装进了标本袋里。几天后,在一处巨大的断崖上,罗泉在暴凸的崖面敲打下一块岩石置于放大镜仔细观察,清晰的斑纹刻画出一道道紫褐色的夹层。他眼睛发亮,嘴里自言自语:是它,是它,准是它,没错!
与此同时,在龙目山的顶峰,方建设手中的伽玛仪“嘎嘎”尖叫起来,脉冲底数不断增高。指导员杨连文兴奋异常,冲罗泉喊叫:“骆驼,骆驼,我们找到了,找到了……”谁知他脚下的岩石因风吹雨淋出现松动,在毫无防备下,杨连文身子一倾斜像一支轻飘飘的羽毛坠了下去。身边的方建设本能地伸手拽了一把,没拽住,眼睁睁看着老杨跌下了山崖……
“老杨——”
山谷回荡,英魂归去,方建设根本不相信杨指导员会永远走了。
静穆、默哀,一块孤零零的大石头上刻着“大地的儿子”几个殷红的字,要不了多久,着几个字在一天天的风雨雕饰中将慢慢褪色。
队员们含泪转过了身,他们再一次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