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爷看看捕头,又看看众衙役,“你们到底什么意思?”
捕头说道:
“义士请,咱们出去再说。”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太爷大步出去了牢房。来到外面,太爷就是一愣,就见萧老道和老头儿都在外面站着,老头儿身上的枷锁也不见了。
这时候,捕头领着十几个衙役跟着也出来了,捕头冲我太爷他们三个一拱手,“三位请随我来。”
太爷一头雾水,刚要问啥,萧老道冲他摆了摆手,三个人跟着了捕头后面。
这座县衙,是一座很大的院子,分前厅、中院、后院、偏厅、牢房等等。
前厅是用来升堂审案的,中院是用来接待外来官员的,就跟差官的驿站差不多,后院是县大老爷和家眷居住的地方。
捕头把三个人引到了中院,就见中院其中一个房子里,灯火通明,太爷这时候实在忍不住了,问捕头,“你想带我们去哪里?”
捕头没吭声,很快地,把三个人引进了亮着灯火的房间,几个人走进房间里一看,县大老爷一身便服在房间里坐着。
县大老爷见几个人进来,连忙起身,笑着看了看我太爷,“义士果然了得,适才在堂上多有得罪,还望义士不要见怪。”
听县大老爷这么说,我太爷更是一头雾水,不过,他可没心情跟县大老爷寒暄客套,冷冷问道:“大老爷,你到底什么意思,有什么话,你就直说吧!”
县大老爷这时一脸和蔼,呵呵干笑了两声,扭头吩咐捕头,“让他们上酒上菜,给三位义士压压惊。”
太爷一听,越发一头雾水,刚才这位县大老爷还凶神恶煞的,要把自己押监候审,这时候,怎么又摆起酒宴了呢?太爷扭头朝萧老道看了看,萧老道冲我太爷淡淡一笑,意思好像在说,让我太爷既来之则安之。
捕头答应一声出去了,县大老爷十分客气地让我太爷三人入座,随即,一个小丫鬟端来几盏茶,每人面前放了一盏。
县大老爷端起茶,要给我太爷敬茶,我太爷这时候,也不想那么多了,就既来之则安之吧,伸手要端自己面前的茶,不过,太爷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手里还拎着那条纸胳膊呢,甩手扔到了地上,县大老爷一愣,朝地上的纸胳膊看了一眼,脸色微变,“敢问刘大侠,你拿的这是什么?”
“什么?”我太爷顿时一激灵,茶盏不敢再端了,眼睛盯着县大老爷问道:“你、你叫我什么?”
县大老爷一笑,“你不就是那位……单枪匹马剿平山东响马寨的屠龙大侠刘念道嘛。”
我顿时“腾”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你怎么知道的!”
坐在我太爷身边的萧老道连忙说道:“老弟你别急,是我告诉他的。”
我太爷看了萧老道一眼,不过,没等我太爷说啥,坐在萧老道旁边的老头儿
露出一脸愕然,难以置信地看向我太爷,“你、你、你就是屠龙大侠?”
我太爷顿时干咽了口唾沫,没理会老头儿,眼睛盯向萧老道,“萧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萧老道连忙起身,给县大老爷打了稽首,“大老爷,由我来给我兄弟解释解释,您看行不行?”
县大老爷没说话,把茶盏向萧老道敬了敬,这就代表他同意了,萧老道也连忙端起他自己的茶,回敬了县大老爷。
喝了口茶,萧老道滔滔不绝地给我太爷讲了起来。
原来,在上一任知县管辖的时候,错判了一宗冤案,一个无辜的小商贩,被打入县衙大牢,要秋后问斩,谁知道,这小商贩性情刚烈,含冤难申,没等到秋后问斩,在县衙大牢里上了吊了。
小商贩上吊以后,这宗错假冤案,也就这么了结了,小商贩的家里人,来牢房里收了尸,把小商贩草草给埋了。
然后,半年以后,县衙大牢开始闹鬼,被关在大牢里的那些囚犯,每到夜里就能听见有人喊冤,声音凄厉;有一些囚犯,甚至还能看见一条迷迷糊糊的白影子,手拿一根裤腰带子,来牢房里来回飘荡。最吓人的,小商贩吊死的那间牢房,不能再关犯人,只要是关进去的犯人,几天后就会上吊自缢。
牢房闹鬼的事儿,很快传到了上一任知县那里,上一任知县感觉事情蹊跷,暗中差人找赶邪的先生来看,先生看完对知县说,这鬼怨气太重,而且还是个冤死鬼,想要送走,就必须把它的案宗查一下,还它一个公道。
上一任知县听罢,就把那宗错案,暗中查了一遍,随后发现确实判错了,这是死者冤屈,亡魂不散,就打算翻案重审,不过,偏偏就在这时候,上面的升迁令下来了,将知县调入府台任职,等于是高升了。
知县一看,这么个节骨眼儿,自己不能再给那牢里的死鬼翻案了,这要是一翻案,仕途就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