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天在美国的学习可谓是不负光阴,不负母校……在这里为期两个月的学习即将结束了。回过头来,这个承载着自己六十多天喜怒哀乐的校舍,他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感情:
回想第一天来校,报名后走错了教室,听课到了一半时才发现不对头:那位授课老师也没有任何的责怪,示意他离开;离开了那个教室,一路按照打印的资料找到了教室后,被当堂老师一通英文批评,笑天瞬间感到心理难受:回想在国内,“迟到”对于学生而言,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尤其第一天学生又不知道教室,还没有人带领——迟到是在所难免的。被老师训斥的言辞至今还留在大脑中“beinglateisnotallowedhere。apersonwhohasnoconceptoftheworldshouldnotappearinourlie!”之后,同学们瞬间给他掌声……神奇的是下课后大家也能和他点头或者打个招呼了……
直到笑天把篮球带到学校那天,有了球场地切磋,他才真正地融入到了这个集体……
今天是笑天最后一次来学校,放学前找相关老师写好评语、鉴定……这次学习就圆满结束了。
课间,站在走廊上,看着老师、同学们,他有丝丝的不舍……
“hello!areyouhappytobeleaeback?weregonnaeback。itscollegetieonestudentatatiingoeyouback!”说着,老师给了他一个深情的拥抱。
其实笑天挺感激这位老师的,是他让自己有了严格的时间观念:每天早上坚持早到校;每天按时回家去房东太太跟前吃饭;每个周末的“礼拜”他也不会落下;休息日社区的活动他从不缺席过……这个好的习惯将使他一生受用。
抬头望着这位现在看似和蔼的老师,笑天拿出了自己写了两个晚上的《离别赋》——这是他第一次用英文去写,更何况是写给一个异国他乡的老师,这融入了他两个月以来所有的感情。“teacher!whenileainoamerica?areyouserious?”
“hainoamericaisfake!”笑天回了句,笑着骑车离开了。
“boy,thatstricky。blackgirlcapturedalotofboysinourclass。whatapity!”大伙都摇摇头散了。
笑天听到了这句话,他有点想不通:这美国的孩子怎么能这样呢?那么露骨的话都敢说……这一个月里,美国的教育除了这一点,其余的他都感觉良好……
回到了住房,房东太太给他准备了“送别宴”,这些曾经每天都是打了饭,独自就回房间的中国学生;平时形同陌路的他们……今天都聚集在了一起。
“首先,房东阿姨,谢谢您的热情款待,来这里给您添麻烦了。我会记住你的!”还是跟中国人在一起舒服,不用强求说外语,一些礼仪、礼节之类的都能够免了,笑天喝了一口房东太太给他斟的白酒。
“这孩子,豪爽!我就是想着大家一起来喝一杯!好,我也喝了!”说着,她也喝了一杯。
“方同学,听说你在‘北京第五中学’读书?那是我的母校,咱们是‘校友’喽!”一个戴眼镜的女孩说话了。
“是吗?真荣幸!那你现在是在这里读什么学校呢?”笑天瞬间有“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
“我在加州的律师‘事务所’实习,都毕业了!”女孩说的云淡风轻。
“哦,那你什么时候来的?”
“我高二时过来交流,最后就没有回去了!”正当他们两个说的时候,门口进来一个人:
“别介呀,喝酒怎么能忘了我!我——跟你也是‘校友’,我也是‘五中’出来的!”说着,坐在那个空位上,“来,为咱们是‘校友’干一杯!我先干为敬,你们随意!”男孩自斟自酌中。
紧接着,笑天叫不上名字的什么湖南长沙的男孩、新疆乌鲁木齐的女孩、吉林长春的姊妹俩……作为这些身在外的孩子,每次有人回国,他们都会伤感,有种归心似箭的感觉。
“帅哥,你还会来美国吗?”房东那上高二的儿子忙问道。
“我估计‘高中时代’不会来了吧?”笑天的回答让男孩不甚满意,他趁房东太太打菜之际的一席话,让在座的各位瞠目结舌:
“我跟你们说吧,我出来已经五六年了,我想我的爸爸和爷爷。他们离婚了,把我带到这里来这么多年,之前说好的过两年可以回去看一下老人,现在完全是独断专政。”男孩说着,泪水瞬间流了下来。
“哎,伙计,你跟我回去看看呗!”笑天的提议让大家都大吃一惊。
“你说的倒好,这来回两三万人民币的机票,我哪里有那么多钱!我老妈知道了不劈了我才怪!”男孩把自己这个长久的想法和房东太太的反应联系在了一起。
“我不认为,你妈妈的娘家人在哪?”笑天准备为他出谋划策。
“吉林辽宁!”南华看了笑天一眼。
“那这不就好办了吗?瞧好吧!”看到房东太太回来,这些孩子马上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