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的第三天,晓彬正式上课了,苏乐作为学校“学生会”的副主席,这得天独厚的优势给他找到了一个空闲的教室,而且这个教室是出了班主任以外,不会有其他人来的教室。
晓彬早早坐第一班车到了,苏乐带他到了教室,晓彬因为有了在外面代课的经验,这样的课堂应该知识上不存在任何的问题——只是三十六个人,而且是外籍人,他有点胆怯。
就是规定时间八点半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站在一边看着晓彬准备的苏乐,看出了他的紧张,她在他一切准备就绪后:走到他跟前,轻轻地踮起脚尖,趁他不注意,她送上了自己的两瓣唇——这是彼此的初吻。晓彬瞬间脸红了,有意想推开她,却被女孩环住了腰:
“加油!”
本来就有点紧张的晓彬在这一吻后,更加紧张了。
正在这时,门外面的几个人鼓掌着进来了:“teacher,youarewonderful!”“teacher,youaresobramunicateinchinesethisevening!”苏乐提议了一句。
“ok。noproblem。!”他们或举手,或点头示意着。
联欢开始了,三十六个同学瞬间将晓彬围在了中间:“谢谢赵老师!我们爱你!”不同的音质、音色发出的这一声,让晓彬第一次感觉到从教的荣光。
向来滴酒不沾的晓彬也举起了一瓶“汉斯啤酒”:“谢谢你们!让我的课堂有神有色,谢谢!干杯!”他一饮而尽,呛得说不出话来。
“老师,你没事吧?”
“老师……”不同的关心,不同的心情。
苏乐忙上前一步,给他递上了自己的水杯:“喝点热水吧!你没有喝过,这样很伤身的!”
晓彬接起水杯,一口气喝下,这才感觉喉咙好一点。
“老师,您还是吃点东西吧!”
“老师,您还是喝点haveadrink!”
“老师,您还是不要再去喝酒了!”果然,晓彬这短时间没有误人子弟,他们一个个热情高涨,学习汉语的激情仍然不减。
……这个联欢在晓彬看来是最有意义的一个,他辛苦付出的二十多天:每天下午足不出户在图书馆、教室或者寝室里,备课七八个小时;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在校门口等第一趟车;早早到教室调整状态,随时关注他们的语言兴趣点……这样的课堂不但考验老师的“中文”教学,更主要的是考察老师的英语水平。这多亏了他的“助教”——苏乐。
联欢结束了,大家友好的合影留念,并互留了电话……最后,又是一个同学提议出去k歌。晓彬想着今天晚上那么大的花销,都是他们出,唱歌无论如何自己来买单——好歹暑期还赚了他们两万多块钱呢!
然而,到了k歌房,仍然没有轮到晓彬来买单……后续的歌舞升平,让他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英文的殿堂。这些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同学们,他们的母语以“美式英语”为发音,加之他们丰厚的功底,用“才华横溢”来形容他们一点不夸张。
这个暑期给了晓彬难忘的一次体验,他感谢苏乐,更感谢这些友好的国际友人……突然间,晓彬明确了自己将来要走的路线,嘴角扬起了丝丝微笑。
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不假,虽出身寒门,但晓彬的付出和努力,终会有不一样的人生;相信其他的人也如此!
<!--chuanshi:22073205:162:2018-12-1306:3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