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正是徐清风。
几名刑警面面相觑,不知道徐清风道长和周致远在谈着什么。
这个时候,周致远面前的餐盘一阵翻动,一位黄纸制作,身材修长的纸人用双臂抬起餐盘,从餐盘地下爬了出来,两双瘦脚扭扭捏捏走了几步,跳到了老者身上,从老者宽大的襟口中钻进了衣服里。
这样小小的手段叫隔壁的刑警们看得目瞪口呆。
老者坐在周致远面前,往观察室方向看了一眼,轻轻一扶手,忽然问询室玻璃上便起了一股浓雾,收音设备传来一阵嘈杂声响,便再也收不到对面的声音了。
“这是怎么回事!”刑警们紧张起来,市委办秘书走了进来的道,“诸位让道长和小哥自己谈谈。”
众人这才按下惊奇之心,纷纷撤了出去。
问询室里。
徐清风望着面前这位年纪轻轻,却给人一种高深莫测的年轻人。
六甲兵丁是徐清风对周致远的试探,在道门正一派中,六甲兵丁有“千里眼顺风耳”之美称,只有道行高深的修者才能炼制,一旦将它藏在被监控人身边,极少有被人发现的时候。
可是周致远却发现了它,而且从刚才监控上的结果来看,即使是在小女警放下餐盘之后,周致远的手也不曾向餐盘伸过来,那么在没有任何验证的情况下,这年轻人又是如何确定餐盘下的黄纸就一定是六甲兵丁呢。
毕竟天下道门变化万千,像六甲兵丁这样纸人模样的符纸道法多了去了。
这小子道行深厚,非同凡响。
作为岭南市道门执掌,徐清风第一次见到周致远,隐隐地却觉得周致远的修为极有可能不在自己之下,而岭南显然也不会是周致远最终的舞台。
道门中人,交手不必太多,简单两三句言语就能点破各自根基。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这是徐清风遇见周致远后,最直接的评价。
而望着徐清风道长,周致远也是心头一动,暗道一声:“天贵星出世了!”
面对道门中长辈,周致远态度恭敬,站起身行道门礼道:“这位前辈,我是道门清微派第十七代弟子传人,师从岭南灵韵道姑。”
灵韵道姑!
徐清风噌的一下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向周致远还礼道:“原来您是灵韵师叔祖高徒,在下正一派徐清风,见过小师叔了!”
周致远一愣,呆呆地看着徐清风,许久道:“这位前辈,您称灵韵师傅为师叔祖,想来您师承一脉与我清微派颇有交情?”
徐清风如遇贵人,面带欢喜道:“小师叔有所不知,早年间,贵师灵韵道姑与我师祖龙一道长等七人同辈论交,于乱世中行侠仗义,斩妖除魔,在南国一代留下不少传说,后来龙一道长传灵泉道长,灵泉道长又收七徒,小道不才,正是这七徒之一。”
周致远一听,若是自己的师父与徐清风的师祖同辈论交,那么按道理自己辈分是比清风道长高一辈没错。
可是长者面前,又是首日相识,周致远也不敢造次,反倒恭敬道:“老前辈,小的才疏学浅,所学不过师尊九牛一毛,师叔二字万不敢当,还请道长快快收回。”
几句交谈,徐清风却早已看中周致远的为人,同时也为清微派传人再度出现于岭南市而感到兴奋,面对周致远的自谦,徐清风哪里肯依,而是眯着眼,仍不住道:“小师叔客气,小师叔客气。”
这一夜在市刑警大队中,徐清风和周致远彻夜长谈,从道门修行谈到天下风云。
徐清风执掌岭南道统多年,见多识广,学识丰厚。而周致远前世高人,自幼修行,又晓阴阳,背后更有灵韵道姑高人一等的强大学识。
两者相互交流,互相碰撞,一时激起绚烂火花,天亮了,两人才逐渐收住话头,均有极大的受益。
ps,这位道友手中拿着的,想是要给小弟的推荐票?
大家右下打赏,投票走一走呀,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作者最好多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