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周仓就向王浩抱怨过,说他不喜欢马战,甘愿做步将出战。
也由此,王浩便干脆特意帮他打造出一支强劲的重步兵部队,效仿了唐时的陌刀队,并加以训练,来让周仓率领。
唐代的陌刀锻造方法,精良至极,宋朝就已失传,王浩自然不知,不过这汉朝有陌刀之祖——斩马剑。
有这原始的陌刀,也就不必硬要去复制在唐朝风行的陌刀了,有这现成的就够了;而且唐之陌刀做工精良繁杂,就算真会那锻造方法,也太耗费财力,宋朝就是因为这样才把陌刀淘汰的。
不过,虽然这断马剑在汉朝已有,但其是由少府中的尚方令负责铸造的剑,只有皇室、外戚等贵族可以使用斩马剑,王浩打造出这三百“陌刀队”,可十分不容易。
他费了好大一番功夫,派了许多人去京城洛阳搜寻,连飞贼都雇上了,才得到这斩马剑的锻造方法。
打造出来第一杆斩马剑后,王浩才发现这汉代的斩马剑和自己映象中的陌刀有些许不同,质量和杀伤力也没传说中的那样好。
不过好在王浩历史学的不错,对战争又比较感兴趣,对于古代的一些锻铁方法有所涉及,便改造了这斩马剑,虽然做工应该不如唐时陌刀那般精良,但也能凑合着用。
随后王浩便让自己辛辛苦苦搜寻来上千名铁匠连夜打造斩马剑,但时间紧促,黄巾军来犯早了,几个月时间也只打造出了三百杆斩马剑。
这斩马剑有汉斤四十斤重,总长七尺,刃长三尺,柄长四尺,柄尖有铁钻;可不是一般人能使用的,虽然斩马剑马步水三军皆能用,但因其重量,使动斩马剑的也必须是百里挑一的壮士不可。
迄今为止,能训练出三百名使用斩马剑的重步兵,已经算不错了,这三百人可都是力大,且脚程快的家伙,要不然打仗的时候恐怕还真跟不上首将周仓的步伐。
回顾战场之上,五千精骑在典韦和霍逍、张虎的率领下,如虎入羊群,已经彻底冲乱了黄巾军阵脚;斩马剑队也在周仓的率领下,如收割机一般,排山倒海般,全面的压倒了黄巾军前阵,黄巾军前阵已经彻底溃散,死伤惨重。
这斩马剑队,除周仓外,都是三十人一排,分成十排,第一排冲杀一阵,挥砍数十下累了,即便往后退,第二排压上,原来的第一排则不断往后退,直到最后一排。
最后一排压力小,可以休息一会,同样,新的第一排先头部队累了之后,第二排又压上……
如此周而复始,斩马剑队就仿佛机械一般,似乎永远不会累,只是不停的前进,时而停顿一下,换人继续前进,排头部队也只是的重复着做举剑、下劈,挥砍等简单的动作,就是这么简单,也无可与抗。
这斩马剑队花费了王浩许多钱财,身上的防护,在这个时代已经可以算是绝对防御了,这斩马剑队军士身上所穿,可是一千多年后才出现的板甲。
不过斩马剑队的板甲可没欧洲那样密不透风,全身防御,一旦摔倒了都很难站起来;斩马剑队所采用的,只是将胸腰、手臂,手腕,大腿和小腿这些重要部位覆盖了,其余部位皆用皮甲,手上也着皮手套。
只这样,一般的弓弩,只要不踩狗屎运或者有真本事射中没有覆盖板甲的空处,否则根本伤不了这些军士,刀劈枪刺,也只能在这些精铁板甲是留下一道道痕迹。当然,钝击有用,但此时的黄巾军哪里有空去找铁锤来砸?
正面的几百步兵刀枪不入,既伤不了敌,自己军阵已被敌军骑兵冲乱,前部十数万青州兵已经无半点战意了,而前部阵脚一乱,后面立时溃退,后部有胆小者,已经掉头逃跑了。
青州兵主将管亥,虽然有心且能指挥,但此刻他正被张飞死命追赶着,稍微一停顿就九死一生,哪里能指挥得了部队,保命都是问题了。
血战一时,一向以彪悍著称,且在青、冀二州纵横的青州黄巾,终于开始全面溃退了。
前部人马在主将被人追杀,无力指挥,再加上所向披靡的斩马剑队以及五千精骑的合围分割之下,不得不往后败退,这样一来,使得最后方的人全部做了逃兵,一带十,十带百,便起了连锁反应,全面败退,锐气丧尽,再无战意。
见黄巾军要逃走,王浩哪里肯放过,亲自走到战鼓边擂鼓,大喝:“黄巾军败了,给我杀!建功立业,让黄巾军见识见识东莱男儿的好身手!杀!骑兵两翼追杀,步兵正面掩杀,定要黄巾军此番有来无回!”
太史慈、甘宁左右两军骑兵立时杀出,原本王浩部下待在黄县里剩余的二万人马,此时也出来了一万五千;在王浩亲自擂鼓助威的鼓动下,骑兵立即跟随太史慈和甘宁而去,其余步兵,皆正面掩杀,追杀溃败敌军。
与此同时,城头上观战的七大家族人,无不露出惊骇之色,要知道,王浩这加起来前后也不过两万多人,竟然杀败了四十二万黄巾军,这是何等的强势?
就算古有以少胜多的战役,但这也少了太多了吧!这不是和对方差了一两倍,这可是差了二十多倍!王浩的实力,倒底有多强?
做过亏心事的熊心,此时已经吓得汗流浃背,想要逃走,但眼下往哪去?
公孙璃看着满头冒汗的熊心,一副做了亏心事的模样,想起之前王浩被熊家绑架一事,越发恼怒,虽然王浩之前与她说过,黄巾溃败之时就是诛杀熊家之刻,但诛杀黄县中的熊家人,王浩是交给赵云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