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刘协询问,赵岐颤颤悠悠推开高力士,就要先行个君臣之礼再答话,看得刘协和高力士那个胆颤心惊,刘协忙让高力士扶好赵岐道:“老大人年事已高,就不必在乎这些繁文缛节,朕特准老大人以后可以面君不拜!见君而座!力士,快让人给老大人搬个锦墩来!”
赵岐听完激动的一哆嗦,这面君不拜、见君而座乃是对一个文臣最大赏赐,能比得过这份恩宠的只有昔日董卓那赞拜不名、剑履上殿、入朝不趋三事了!而今刘协竟然这般厚爱自己,让赵岐怎能不激动?
当然赵岐不知道,自己激动的样子吓了刘协和高力士一身冷汗,生怕老爷子出个好歹!赵岐激动道:“老臣谢陛下隆恩!老臣今日入宫是想和陛下商讨几件要事!若有冒犯,还请陛下恕罪!”刘协笑道:“老大人有话就说,朕自当恭听。”
高力士将锦墩搬过来,搀扶赵岐坐好后,赵岐先道声谢随后向刘协拱拱手道:“陛下,老臣自下大理寺以来,无时无刻不挂念陛下安危!听闻陛下于危局之中力挽狂澜,收复大权不胜喜悦,但陛下封赏杨彪恩典过于隆重,又对西凉之人从轻处罚实在不妥!老臣唯恐陛下为歹人所误,特来进宫面圣,请陛下对杨彪恩典和西凉军的处罚在做思量!”
刘协迟疑道:“这……朕毕竟已经下旨,若朝令夕改,恐怕非国家之福吧!另外西凉军正在前线苦战蒙古女真部落,朕若在后方对他们进行惩处,有失人心!老大人,你说呢?”赵岐抚须道:“陛下说的也有些道理,朝令夕改的确非国家之福!但对于出兵讨伐蒙古女真这些草原小部落,老臣也有一些看法!兵者凶器也,岂可善动?且蒙古和女真这些小部落,只是贪图钱财与赏赐,陛下只需对这些小部落加以赏赐,在随便赐点虚名,又何必兴师动众,劳民伤财?还请陛下三思!”
“老大人的意思是要和这帮草原异族谈谈?”刘协嘴角微微上翘,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赵岐浑然不知刘协对自己那点恭敬之心已经渐渐消散,仍自信道:“陛下还是年幼,不知道草原部落早就被我大汉打怕,如今胆敢奔袭千里骚扰长安不过是欺负我大汉现在内乱罢了。如今我大汉王师已经收复泾阳与武功,料想这些草原小部落已经知道厉害,陛下只需再进行安抚,恩威并施,对这些草原部落施以王化之道,则贼必退,并且对我大汉感恩戴德!”
刘协点点头,皮笑肉不笑道:“老大人说的有些道理,那就请老大人回去牵个头,商讨和谈一事如何!也请老大人保重身体,老大人毕竟年事已高,不可太过操劳!”
赵岐扶着锦墩缓缓站起,高力士忙上前搀扶好,赵岐拱手道:“还请陛下放心,老臣虽然年已八旬,但耳不聋眼不花,还能再为陛下效力十年,定当不负陛下所托!那老臣就先行告退,回去准备和谈事宜了!”
看着须发皆白老态龙钟的赵岐在小黄门搀扶下离开养心殿,刘协脸色一下就黑下来怒道:“前方刚打了胜仗,就开始想着和谈?我大汉的骨气哪去了!”高力士劝道:“陛下息怒,赵老大人毕竟年事已高,定然指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好,陛下不是也同意和谈了吗?”
刘协冷笑道:“朕那是先安抚他,像赵岐这样德高望重一呼百应的元老,朕哪里敢得罪?朕刚才要是不恭敬着点,这一天就不用安生了!力士,去把杨太尉宣进宫,朕有话问他!”
很快,杨彪领命进宫,前往垂拱殿见驾。
“微臣杨彪,参见吾皇!”
“好了,太尉不必多礼,起来吧!”刘协示意杨彪起身后语气不满道:“太尉可知今天发生何事?”杨彪苦笑道:“臣一直在和尚书台负责安定民生筹备军需的事,不曾在意,可是哪位重臣又冒犯了陛下?”高力士在旁解释道:“冒犯陛下算不上,只是赵岐老大人方才进宫劝陛下与草原蛮夷和谈!”
杨彪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敢问陛下意下如何?”
刘协冷笑道:“朕的意思,既然有人愿意谈那谈就是了!反正前线仗照打,他们愿意谈朕也不反对,杨太尉,朕今天宣你进宫是想问问你,赵岐老大人现身居何职?”
杨彪道:“赵岐大人为本朝太仆!”
刘协面无表情道:“那太仆负责何事?”
杨彪有些迟疑起来,不知如何回答,刘协冷声道:“难道太尉大人总理朝政,连这点事情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