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见春子猛的站了起来,说:“屋里烟太大,我出去透透气!”说着不等大家回过神来,已站到门外。
屋子里确实烟很多,两根四十瓦的灯管照在烟茫茫的烟雾中,显得虚无飘渺。但对都是十年数十年的烟民来说,这好象都麻木了,又怎么会嫌呛?毕竟是自己的左膀右臂,老支书不傻,哪能看不出?
老支书道:“春子,呛着了?那就在外面透透气,小三去陪陪你叔。”小三也是村委新人,没有说话的份,他的资历太短,三十来岁,连党员都不是,平常也只是听从安排。
见安排小三出去,另外两个也坐不住,要求道:“大伯,我们也出去透透气,太能吸了。”他们都看的出来,支书一定有话商量,他们又不是党员,多一个少一个都无所谓,甚至自己出来显得更好;根据支书的作风。
春子干脆离屋子更远,一直走到南面十几米远的花坛跟前,才停下步来。隔屋子太远,屋里的说话也如开了一锅粥,但“咕咕喳喳”听不见是说什么话。
老支书料到自己一说出来,肯定要炸窝。第一谁也没想到书记会宣布退下来;第二人们虽然猜到新支书可能春子,但没想到老支书推荐了秋叶,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春子虽然当时没说,也已隐隐约约闻到了了什么。
但老支书自信不会有什么大乱子,自己已在村里扎下了根,宝成不也没掀起大浪来?他道:“春子可能一下子转不过弯来,毕竟他是跟了我快二十年,论资排辈应该他来接班。但他太性急,怕他不稳,所以就推荐了秋叶,大家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可是接班人的大事,党员们不敢张口乱说,纷纷道:“这又不是正式大选,那样选不上谁也没话说,现在叫我们怎么说呢?”
老支书笑了,道:“你们都是前怕狼后怕虎的,怎能办得了大事?秋叶虽在村里没几天,但他在镇办企业也摔打了这些年,经验甚至比我多,眼光也远,我看好他了。”他又冲着秋叶说:“你就把你的打算说给他们听,让大家伙明白你吃了几碗干饭!”
这就开始战斗了,秋叶不含糊:“我虽然是这村人,但没在村里呆过几天,也就是初步想法了。”他说:“我们村里现在有个主要矛盾,就是村庄规划一直没完成。这就要从严治村了,工作起来要有细的计划,这是响应党委的号召,不能软弱。”
“下一步的打算就要继续壮大集体经济,虽然上面不抓了,但我们的成绩看什么?当然是集体经济了!集体经济壮大了,我们能铺路挖井,搞花园式村庄…这也要具体实施,在这儿只能粗略说说…”
众人听得聚精会神,却听有人冷冷说道:“吹谁不会呀?明天我就给你吹起座楼来,现实吗?”原来春子已站回了门口,大家都没注意而已。
老支书道:“春子呀,来,进来坐,咱们先统一一下意见,都是为了大局着想嘛!你是咱们村的功臣,要搞团结才行呀!”
春子却好象没听见,继续对秋叶说:“站着说话不腰疼,知道麦子是从地里刨还是天上摘?别人打好场子了净拣现成的,算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