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夜晚间,四周一片漆黑,高力士隐身打探消息说,一切正常,请大家赶快展开行动。
李隆基一声令下,葛福顺即带领一部分部队突袭羽林营,诛杀了韦后党羽韦跨、韦播、高嵩,策反了羽林军,并攻入玄德门。
而李仙凫亦引兵攻入并占领了白兽门。
陈玄礼也领兵包围了内宫。
李隆基和王毛仲李宜德三人,带领兵士进入内宫,守卫内宫的武士看到李隆基等到来,知道是来打到韦皇后的,都纷纷倒戈响应。
韦后看看大势已去,就慌忙逃入飞骑营当中,不知道飞骑营早已经被陈玄礼的收服,所以逃到飞骑营,被捉住立即斩去脑袋。
随身跟随的宗楚客、安乐公主、武延秀、上官婉儿等人也陆续被捉住。
大臣请求饶恕几人性命,李隆基不同意,就把安乐公主和上官婉儿等全部处死。
并于全城搜捕韦氏集团人员,凡身高高于马鞭的男性皆抓住处死,这一次兵变几乎把韦氏家族清除干净,只有一个韦家子孙韦不今,被魔将朱星子救起逃走,这次政变历史上称“唐隆政变”。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一日(710年7月22日),李隆基出宫拜见李旦,将唐隆之变的经过报告其父相王李旦说:“儿臣起事之前未能告诉父王请父王降罪”。
李旦流着眼泪抱住李隆基说:“大唐宗庙社稷得以保全,全是你的功劳!宗庙社稷的灾祸是你平定的,神明与百姓也都仰赖你的力量了。”
李隆基等的此次政变彻底结束了韦皇后集团控制朝堂的状况。
李隆基于是率军迎接李旦入宫辅佐李重茂,当日,李隆基被改封为平王,兼殿中监,同中书门下三品、兼押左右万骑。
唐隆元年六月二十三日(710年7月24日),太平公主逼李重茂退位,李旦登上宝座,是为唐睿宗,改元景云。
睿宗与大臣议立太子,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平王有功于国,自己决不居平王之上。”
同时参与消灭韦党的功臣也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睿宗顺水推舟,遂立李隆基为太子。
却说李旦登基之后,太平公主恃着拥立睿宗有功,经常干预政事。她又感到太子李隆基精明能干,妨碍自己参政,总想另易太子。
李隆基当然不愿任人摆布,亦想除掉太平公主,所以秘密派高力士随时监视太平公主等的动向,随时准备铲除掉太平公主。
睿宗最初遇到困难先听太平公主的意见,再征求太子的意见,后来,愈来愈倾向太子。
李隆基为太子之后与太平公主的矛盾日益加剧。
景云二年(711年)正月,太平公主竟把宰相邀截到宣政殿光范门内,明目张胆地劝宰相更易太子,遭到宋璟的严词拒绝,阴谋才未能得逞。
太平公主与皇太子之间的矛盾与斗争,愈演愈烈,睿宗对此感到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