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靖煜扬手道:“免礼平身。”
“谢陛下。”二人起身。
皇帝再道:“翊王与奉仪一路辛苦,两位爱卿以身涉险救治难民,实乃群臣表率。”
二人齐声道不敢。
“朕一向赏罚分明,两位爱卿立下此功,可有何想要的赏赐?”
翊王道:“谢陛下,臣尚无所求。”唯一想要的怕是你给不了。
姬靖煜习惯了翊王直来直去的性子,淡淡一笑:
“王爷无所求,朕却不能让王爷空手而回。朕已经让太后留心帝都尚未出阁与王爷相配的世族小姐,王爷几次推脱朕的赐婚,这次可不要再拂了朕的好意罢。”
皇帝这样说了,若再拿先帝作挡箭牌便是不给皇帝面子。
翊王一阵沉默,低垂的双眸不知作何感想,倾颜稍稍侧目,便听翊王道:“臣领旨谢恩。”
也不知怎的,听到翊王这样说,倾颜心里有些不适。
长公主重见光明,皇帝此时提及赐婚一事,必定与她息息相关。
摇光早已过了桃李年华,依照古人的方式计算已经是位老公主了。
之前因为眼盲,太后唯恐长公主嫁出去会受委屈,皇帝又另有计较,再加上长公主无心于婚配之事,只想在宫中了此一生,才一直耽搁着。
如今治好了眼疾,长公主身份品貌摆在那里,再耽搁下去就说不过去了。
而且据说几位来朝贺的使臣中,有几位已经向姬靖煜透露出求娶雪凉公主的意思。
姬靖煜的大公主秀歆才五岁,求娶为谁,可想而知。
长公主是她的知心好友,而翊王——这数月相处,倾颜对翊王的看法自然不是当初那般狭隘偏激。
这二人若结成夫妻……倾颜一时竟不知心里的不是滋味儿从何而来。
倾颜正纠结着,姬靖煜问道:“奉仪可有想要的封赏?”
我想你放我出宫你能成全我么?
这话当然不能说。
倾颜一阵腹诽,面上仍是恭敬,回禀:
“为陛下分忧是倾颜的本分,不敢居功。”
“奉仪自入宫以来一直为朕分忧解劳,此次力排众议奔赴疫地解救难民于水火,任谁都不能抹杀奉仪的功劳。”
姬靖煜挑起的眼梢带着三分笑意,扬声道:“易倾颜听封。”
倾颜一怔,俯身叩首。
福泉笑吟吟展开圣旨:
“御前奉仪易倾颜兰心蕙质,姱容修态,入宫以来恪尽职守为朕分忧,颖悟绝伦,深肖朕躬,特赐封号‘蕙’,免御前跪拜之礼,钦此~~”
“倾颜领旨,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紫宸殿鸦雀无声,这样一道封赏的圣旨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
倾颜如今还是御前奉仪便有了封号,日后纳入后宫便是蕙妃,蕙贵妃,免了君前跪拜就意味着日后地位可与皇后并驾齐驱,哪怕见了太后都不必行礼。
试问,皇帝面前都不必跪拜,还有谁能当得起她一跪?
众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反应,纷纷将目光投向为首的两位重臣——翊王与丞相。
这二人一直针锋相对,今日却不约而同沉默了。
君无戏言,谁敢质疑圣旨?
瑾王却在这时开口:“小王恭喜二位,贺喜二位。”
随意自如的姿态好似不是站在紫宸殿而是自家后花园。
世人皆知瑾王深受其兄弘治帝的宠信,生性潇洒不受拘束,不过在议政的大殿上这般随性……
几位老臣当即蹙眉就要上前指正。
倾颜欠身回礼道:
“瑾王有礼,闻名不如见面,王爷果真如传言一般率性洒脱。”
瑾王听出她言外之意也不气恼,毫不在意一笑,道:
“蕙奉仪过奖,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小王但求顺心随意。”
随性自如,倒是同流云气味相投。
倾颜一怔。
顺心随意?
人生在世有几人能真正做到,人世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恨、爱别离、求不得,瑾王身为天子幼弟想必没什么得不到求不得的东西,也唯有瑾王这样的身份地位才有这样的气度。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王爷高见,是倾颜见识浅薄了。”
可惜她现在只能临渊羡鱼了。
瑾王眼底一亮,收起手中折扇,正色道:“奉仪果真聪慧过人,小王佩服。”显然是没想到倾颜会有这样的见解。
大殿之上其乐融融,却闻殿外传令侍卫通传:“启奏陛下,苍岚国使臣觐见。”
苍岚国?
雪凉边境一直遭受苍岚骚扰,大小战事不断,居然赶来祝寿?
黄鼠狼给鸡拜年,众人都在想。
姬靖煜眉宇几不可察地一蹙,道:“传。”
若是来者不善,便让他有来无回。
瑾王回身对姬靖煜拱手道:“那小王先行告退。”
姬靖煜回过神道:
“瑾王殿下一路劳顿,先至四方馆休息也好。福泉,送瑾王殿下,吩咐下去,不得怠慢。”
福泉领旨,亲自给瑾王引路,与进殿的苍岚使臣错身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