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奉仪有何看法?”
倾颜不动声色。
那晚刺客明显有备而来且是蓄谋已久,且强盗即便再大胆也不会擅闯官驿,这件事背后一定不简单。
相信师兄已经着手查办,现在她身边除了师兄和碧竹三人可信之外,她不相信任何人!
心念电转间下拜轻言:“全凭陛下做主。”
姬靖煜看她一眼,道:“起来吧。”
盯着阶下跪着的刘龄看了看,心里不知想了什么,让刘龄退下,招九门提督彻底清除帝都流窜的盗贼,此事就算了结。
“启禀陛下,老臣有本奏。”姬靖煜左手边位列首位的大臣出声。
“丞相有何事?”
倾颜闻言看去,原来这就是权倾朝野的丞相段荐明。
“启奏陛下,翊王率军迎接乌尧公主已经半月有余至今未传回音讯,想必是翊王鞍马劳顿,臣以为该派人前去迎接才是。”
言外之意是翊王了无音讯恐有二心,该派人去刺探一番。
姬靖煜思忖,几月前乌尧提出要与雪凉和亲,翊王率兵迎接公主已经半个月没有消息了。
翊王有无二心不提,万一是和亲公主出了差错,恐影响两国邦交。
“丞相言之有理,那丞相以为该派谁去?”
“报——”不待段荐明说话,大殿外禁军高呼传来。
众人纷纷朝殿外看去,那禁军奏禀:
“启禀陛下,翊王传来消息,乌尧公主已在进京路上,不日即可抵达帝都。”
不可谓不及时。
姬靖煜漫不经心淡淡扫了丞相一眼,扬声道:
“好!传旨内务府,两日后安排迎接乌尧公主……”
早朝将歇。
倾颜隶属前朝,所以只需伺候皇帝每月逢五逢十的早朝,定时定点到御书房报道,而不必同其他后宫妃嫔一样每日晨昏定省。
姬靖煜下了早朝便去御书房批阅奏折,倾颜手脚麻利地将奏折分类,在一旁伺候笔墨,福泉和碧竹在门外服侍。
这时候已是深秋初冬,全国各地灾情疫病不断,边陲又有游牧民族不断骚扰,姬靖煜很是焦头烂额。
殿前鼎炉袅袅燃着龙涎香,姬靖煜朱笔在一本本奏章里穿梭,倾颜安安静静在一旁伺候笔墨,御书房诡异的安静。
“冀州灾民涌入岐州城时是你向大将军提议让百姓捐出家私安顿?”
姬靖煜盯着一本奏折半天没动,突然打破一室静谧。
倾颜原本神游天外,乍一听姬靖煜发话,研墨的手顿住,反应迅速地垂首回道:
“回陛下,是臣女……倾颜出的主意。”
“主意出得甚好,解了岐州城燃眉之急。”
姬靖煜把手上奏折递到倾颜眼前,观察着倾颜反应:
“这本奏折是丞相上奏,说易奉仪赈灾有功需以嘉奖,你觉得呢?”
倾颜接过奏折暗想,丰安县遇刺一事尚不知是否丞相所为,无缘无故上这本奏章不知打得什么主意。
皇帝有此一问起的也是试探的心思,躬身谦逊道:
“当初父亲为此事忧心劳顿,倾颜为父分忧是本分所在。”
姬靖煜默不作声看着倾颜,猜测她话里有几分真心,半晌道:
“朕乏了,陪朕出去走走。”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