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她们的班主任喜欢以考试成绩来排座位,她恰好和她们班的历史课代表是同桌,测试之后的第二天下课后,那男生走进她们班里的时候,她正地埋头写当天的作业,听到有个微熟悉的男声在叫自己同桌的名字,她不自觉地抬头,果然是他!
他看见她抬头,就稍稍向她打了个招呼,她不太自然的向他笑了笑,尴尬地捋了捋自己的头发,又满脸通红的继续埋头奋斗自己的作业。
她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当时紧张的手心早已经开始冒汗,唯一的反应就是死死地低着头不敢看他。但是,她又不受控制的听他们谈论那次的测试,听他们在一道又一道的相互对着彼此的答案。
她只记得那时候他们有一道题争论了好久,谁都不能说服不了谁,在拿不准选什么的情况下,人们总是喜欢询问第三方的意见。
而恰好坐在旁边的她就成为了这第三方人。
听到同桌的询问,她抬头时顺便看了他一眼,发现他也在看她,似乎在等待她说出自己的答案,她抿了抿嘴唇,略尴尬的扭过头,看向自己的同桌。
“我也不太敢确定,不过我想我没记错的话,选的应该是和你的一样。”
“为什么选这个?”其实有时候她也会很烦这种刨根问底的精神,因为这常常会使人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尽管那时候的她也会为了残酷的应试教育而不得不选择这么做。
“不知道,我当时也不是很确定,犹豫了好久,就随便选了一个。老师应该明天就会讲,到时候有不理解的再问老师吧。”她感觉自己快要聊不下去了,期盼着这段对话能快点结束。
“行吧。”
看他们两人又继续讨论别的科目,不知道该怎么参与讨论的她又接着写自己的英语试题,尽量不再听他们的谈话。
“错了,你这道题不应该选这个。”
“啊……”,他把手指向她的试题的时候,她着实有些意外,没想到他会主动和自己说话。
“这道题前两天我做过,你这个选错了,不信你看一下后面的答案和解析,这个句子应该用虚拟语气来理解,与现在事实相反的应该用would,should,could,或might加动词原形,而不是加动词的一般过去时。”
“真的啊,我英语一直学不好,虚拟语气这块也经常绕来绕去的让我头晕,总是记不住,每次都写不对,看了一遍又一遍语法书,还老是不会。”面对英语这个让她头疼的学科,她也忍不住向还属于陌生人的他抱怨。
他安慰道,“没事,英语其实很好学的,你不如做一做语法专项训练说不准有助于你提高。”
“好,我回头试试,谢谢你的建议。”
“这有什么好谢的,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嘛。”他有些不在乎的说。
看着他离开教室的背影,她想,她似乎有点喜欢上这个热心肠的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