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斗可是人类对耐力追求最严格的运动没有之一,而拳击这种一直保持高频率进攻的格斗分支,更是极速的消耗人类的体力。这项运动全程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的同时,对耐力和力量要求极高。格斗不愧是运动之王。”
谢安重放了前面回合的几个关键点说道:“你再仔细看看你两人的移动和防守策略。”
陆离抱着怀疑的表情仔细审视了当时两人的表现。渐渐的,陆离看出了这一个明显的区别。
前几个回合,陆离一直都是哪个主动寻找机会的一方,不停
的左右移动,双脚点地、双拳摇晃、各种摇摆假动作。而于勇军确像个乌龟一样,不动如山,任凭对方怎么试探移动,永远都是紧闭站架面相对方。
从仰视角来看,两个人就像一个圆规,不停的在擂台上画圆,而陆离就是哪只铅笔,于勇军自然就是那个原地不动的针尖。
在看防御方式,陆离永远都是信守着能不挨一拳就不挨一拳的信条。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通过侧闪后闪甚至摇闪来闪避对方的攻击。
而于勇军却截然不同,几乎都是通过拍击、提肩防守、双臂遮挡的防守来抵消抵抗攻击。
陆离看到这里说道:“前几回合,于勇军一直都是被动的,没有什么移动,而且防守上,我都是主动闪避,而他都是消极防御。”
谢安解释关于这场比赛自己的见解:“什么叫主动闪避,什么叫消极防御?你不要在不同的战术方式前随意主观地加形容词行不行?”
谢安微微摇头接着说道:“闪避确实更加有效,让对方的攻击完全打空,但是你知道频繁的使用闪避代价是什么吗?你说于勇军是不是傻啊这个人?不知道闪避比防御有效,一下也不用挨多舒服啊。”
面对着谢安的反话,陆离沉默了,听出来师兄话中的反讽。
谢安仔细回味着于勇军的表现笑道:“我要是于勇军,我早就忍不住了,一看对面就是个什么经验都没有的憨憨,还能和你稳着来这么久,真是个有纪律性的拳手啊。”
“你两顶多算个中量级的选手,体格差不多身体素质差不多的情况下,只要不是被重拳击到下巴,击倒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于勇军很有经验,能挨的拳,就借力挨过去了。哪像你?炫技一般的大幅度攻击大动作闪避,你知道你这场拳打下来,有多少不必要的动作吗?马拉松一上来就冲刺?你就像一个肆意挥霍的疯子!
不过于勇军稳一点终归是没有错的,他也没有料到你体力这么惊人,生生扛了四个回合,只在第五个回合才找到重伤你的机会。”
谢安看着被教育到沉默的陆离心里感叹:这个师弟不仅仅某些招式上像那个明星黑人选手,在挥霍体力上也和他当年挥霍金钱有的一拼。看似体力(金钱)很多,总有用完的一刻(天)。
谢安回归正题,继续复盘刚才的比赛。重新调到最后一个回合,两人互轮“王八拳”的时刻。
“咱们先抛开体力消耗不说,你再仔细看看这个你俩互相换拳的时刻,观察出什么没有?我给你按一半的速度播放。”
慢放的换拳录像中,两人确实都结结实实的挨了对方的拳头,但是这挨的方位却有些微弱的差距。于勇军在每次被陆离拳头打中面门的那一刻都,及时
微弱地调整了自己的头部,每次被打击到头上的时候巧妙地转动头部,季避免了自己正面面部下巴被击中,又借力把部分力量抵消了!
所以说,换拳的这个阶段,就算两人的拳力是一样的,陆离也没有打成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目的。
看到这里,陆离大声疾呼:“真是上了当了!”
今天不是师兄说,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就是我在车上和你说的攻防纪律性,职业选手即使是体力殆尽,选择和对方以拳换拳时,也尽力规避对方的打击。而这一点你却没有意识到,以为是和对方破罐破摔,实际上别人都是用砖头碰了你的玉!这也直接导致了你的体力注意力进一步下滑,为最后被击晕倒地埋下了伏笔。”谢安详细解释道。
听到这里,陆离彻底服气了,瘫坐在沙发上,双眼无神。仿佛对整个世界失去了希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