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的一端是固定死的,另一端则绕过一个定滑轮然后挂着一个重物。这样导线可以一直绷紧,不用担心拖到水里去,又不会因为风浪被扯断。
那浮桥由毛竹制成,外面裹了浸透桐油的麻布,这样五六年都不会腐烂。毛竹的四个角都挂上了石锁,栓着这个石锁的绳子也绕过一个定滑轮,那绳子的另一端则挂着一个更重的石锁,一直沉到江底。
这样一样,浮桥的四角因为悬空的那四个石锁的重力被稳稳压在江面上,水位升降时,小石锁可以自动升降,浮桥的位置则不会有太大变化。
多么简巧的设计,如果用工程的眼光来看,固然显得有些笨拙,可是的确很有效。孟浩想入非非的想用这个方法架一座桥,但是很快就放弃了。倒不是方法不可行,只是需要的材料实在太多了。
因为现在线路只有一条,便只能事先靠划船来协调了。架设导线的两个地方大约是扬州和镇江,因为这两个地方之间水流较急,而无为到太平县之间的水流缓,船可以通行的机会也多,便不急了。
本来阿利亚和圆月对这个东西的兴趣是极大的,现在试验却不在无为也不在太平县,这两个意见就有些大了。她们没有提出什么抗议,而是直接上书。
上书丞相府。星月本来对这东西兴趣不大,她觉得驿站传递消息已够很快了。圆月所描述的能够瞬间得到千里之外的消息这种大饼,她根本就不信。两个女人也只能暂时作罢。但是现在试验都已经成功了,见她们态度坚定,星月觉得有必要商量一下。
商量的结果是最好每个县都能通上,大部分人同意,只有于川灵不说话。
“于部长,有什么问题不妨直接说出来,哪怕你不同意,那也没什么!”星月这么说,于川灵也就不遮掩了。
她站起来说:“这东西好是好,可是太贵了。你们可能不知道,光是这一条线,就用了一千多斤铜。不说联接各县了,光是连接无为到扬州,就需要四万斤铜。我们现在一年才产铜三万斤,全部用在导线上,联通各地也需要十多年的。”
这笔账是没错,但是她不清楚的是现在的导线是很粗的,主要是为了架在江上不断而陆地架线是很细的,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不到。
星月沉思一番觉得第一条线架在扬州也没错,但是怎么安抚这些人,那就是考验自己能力的了。
“这样吧。”星月清清嗓子说,“这一条是试验线路就不管了,还请余部长尽快拨款在淮北--无为--太平三城之间连接好导线。对了,我估计那线还能再线一点,这个你去问问工程部的人。”本来于川灵是十分为难的,这些畜生知道自己能弄钱,但是他们更会钱。听了最后一句,便准备先打听一下再说,反正没有足够的铜,你们杀了我也没用。
她当然不会去向别人打听,自己男人就是工程部的,得知只要十五分之一的铜就可以时,她甚至想再细一些赚一笔。可是当年的屈辱如在眼前,想想还是算了。
当孟浩琢磨怎么样制定信息标准时,淮北城面已经埋下了第一根管道。本来是准备直接架线的,但是想到如果战争时,敌人才不管你这东西干什么的,先给你拔掉就行了。所以还是埋在地下可靠。为了防止雨水灌入,他们还把油浸纸外面用松脂密封。这样的进度慢得令人发指,大约一天可以铺半里左右。好在如此,商务部也有足够的时间筹集材料,可以说第一米的导线都包含了于部长的诅咒。源源不断的铜块被打扁拉长然后包裹。
别说于部长了,第一个现场的工人都在叹息,这些东西可都是可以做成钱的呀。就这么埋到地下吗?
“大家放心,这个东西比钱更重要。有了它,以后我们可以赚更多的钱。”虽然很肉疼,于部长还得这样安慰那些叹息的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