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说着官场客套话:“区区小事,不足挂齿,这是微臣应尽的职责。”
太后虚情假意:“家兄活着时常说你没有坏心眼,靠得住,看来这话不假,家兄没有枉交你这个朋友。要不是你及时赶到洛阳,局势不知如何控制,也许天下早就大乱。”
“太后言重了,微臣乃一武夫,那有此本事。”他的心里却充满着自豪感,优越感。
太后转了话题:“听说董卿家不是凉州人?”
董卓朗声道:“禀太后,我是陇西临洮人。”
太后犹豫片刻,弦外有音:“听说你的家乡是番地?”
董卓迟疑了下说:“禀太后,我大汉朝有许多番地,临洮只是很小一部份。”
太后不信任的口吻:“那你怎么就是汉人?”
董卓不慌不忙应答:“禀太后,汉朝的番地生活着不少汉人,临洮也不例外,就是在匈奴,那也有汉人生存。同样,在汉地也生活着很多外族人。”
太后的口气软和了:“哀家常年生活宫中,孤陋寡闻,让董卿家见笑了。”
董卓内心怨恨太后的话,嘴上却道:“那有见笑之说。区区小事,何劳太后费心。”
太后问:“凉州距临洮有多远?”
董卓想了想答:“和长安到临洮的路程差不多。”
太后道:“那是够远了。两地风土人情如何?”
董卓道:“大不一样,就连地域风貌也不一样,临洮和陕南蜀西像似,处处山青水秀,大片大片的森林。只不过临洮地域高,天气比较凉爽。凉州的南北是很长的大平川,多是戈壁滩,北面是大漠,西面的祁连山。”
“凉州地理位置很重要,和西域各国接壤,北面是匈奴,是我大汉的西大门,也是半个北大门,是历朝历代的重镇,一般人很难担当此地重任,只有你才能镇守凉州,威震一方,保我江山社稷。”太后明显话里有话。
董卓能听出太后的意思,不好明说,只是装糊涂:“安宁牢固的江山靠众人的力量,我只是尽微薄之力。”
太后见他避重就轻,只好回到原来的话题:“凉州城和洛阳城相比如何?”
董卓道:“不可同语。”
“那么临洮城呢?”
“临洮城和凉州城差不多一般大,”提起家乡,他的声音里带着感情色彩,“不过,凉州城边没有河流,临洮城边有两条大河,城在两河交汇处,文人墨客称为‘二龙戏珠’。”
太后来了兴趣:“董卿家何不详叙,让哀家开开眼界。”
董卓侃侃而谈:“从战略位置上讲,临洮城天下罕见,也就是说,两条河和二郎山是她的天然防线。如东北面敌方来攻,在军队坚守的情况下,要朝南绕道百里才能到达临洮城,也就是说,要走到迭藏河的源头,否则,河水太大又是急流,人马渡不过迭藏河。洮河那就更大了,不过水势较为平稳。不过,要强渡洮河呢是难上加难。”
神男,逃出入深山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