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蒜子平和地对大家说:“众位爱卿,情况已经知道了,还请各位发表一下高见,究竟应该怎么办?”
桓温上前说道:“尊敬的陛下,各位大臣,中原的中枢在哪里,就在洛阳。现在后赵已灭,前燕刚立,他以蓟城为都,占据着辽宁、河北、山东、山西、河南、安徽一些地方。前秦在西,以长安为都,占据着陕西、陇右、湖北、河南一些地方。而洛阳呢?正是这两个强敌鞭长莫及之地。
“周成这个混蛋,趁机占据了洛阳。而叛将姚襄,又去攻打洛阳。我们不能坐在这里看热闹,而应该主动收复西晋国都,然后把都城也移过去。那样,恢复大晋王朝,还我汉人天下的目的就算达到了。只有以洛阳为都城,才能逐步稳定北方中原,只有稳定了北方中原,才能完成讨伐前燕、前秦的重任。”
叶枫心话,这个桓温立意高,谋略深,要是这样做的话,肯定大大地有利于东晋王朝。但是,朝廷上的反对派不少,先看看他们怎样说?
果然,会稽王司马昱站出来反对:“第一次讨伐前秦,我们还没有恢复过来,就要进行这么大的战争,怕是准备不足。与其不胜而归,这场战争还不如不打?”
司马昱没有明着说,你桓温打仗不行,但是已经旁敲侧击了。谁让第一次北伐失败呢?虽然你自请处分,不是也没有怎么样你吗,就知耻而退吧,别再没事找事了!?
蔡谟也进言道:“目前我东晋财力紧张,军力疲惫,人民需要休养生息,我看还是等两年再说北伐的事吧?”
蔡谟心里的小九九是,你桓温目前兵权在握,势力庞大,如果这次北伐成功,谁还能收拾了你。所以让谁出头,也不能让你出头。
叶枫这时候,不能不出来说话了:“尊敬的陛下,各位臣工,现在又到了三分天下的时候,北边为前燕,西边为前秦,而南边则是我东晋王朝。确实如桓都督所说,中原的中枢就是洛阳,而此时的洛阳,正被叛将周成所占。愚以为,这是天赐良机,如果洛阳一旦为前燕或者前秦占领,必然会增加攻克的难度,此时不进攻还待何时?
“再说,看看前燕的鲜卑人,他们是怎样迁都的,我们是不是从中明白一个道理?原来的时候,他们是以大棘城(今辽宁义县西北)为中心,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342年,前燕击败了后赵的二十万大军,定都于龙城(今辽宁省朝阳市)。349年,前燕进攻后赵,夺得幽州,又迁都于蓟城。
“从地形上来说,棘城也好,龙城也好,是在长城以北,虽然跨着一道长城,但是恍如两个世界,不但是苦寒之地,离着中原也远。而建康和洛阳也有相同的道理,虽然跨着一条长江,但是过江极不方便,也是恍如两个世界。只有经营好洛阳,再向周围发展,也就巩固了北方,只有经营好了北方,才是建康的一道强有力的屏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