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枫急忙摇了摇头:“非也,非也,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不打仗可以,不吃饭不行。粮草的问题,必须主帅心里非常有数才行。”
殷浩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了。
蔡谟也实在听不下去了,像殷浩这样的人,怎么能领兵出征?分明是误国误军误民。而桓温心中痛快,大大的解恨,骂道:“干爹就是干爹,一问实际问题,这个殷浩就原形毕露了。别说让他领兵出征,就是在我帐下做个传令小官,我也不要。”
而会稽王司马昱却有自己的老主意,谁出征,也不能让你桓温出征!你现在已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领护南蛮校尉,荆州刺史。如果再让你北伐,这么大的权力,谁还能管得了你?
于是,司马昱再说:“我们这是在讨论选将的问题,不要扯远了。我看殷刺史暂时不要带兵,还要多加磨练。北伐不可没有名帅,我看褚裒行,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褚裒何许人也?他是太后褚蒜子的父亲,这是司马昱充分照顾到皇太后的面子。他以为这是喝酒、走亲戚呢,只求太后面子好看,不求是否能承担起这份重任。
要说褚裒,人品还是不错的,苏峻之乱的时候,曾被郗鉴引为参军。以后康帝司马岳选褚裒的女儿褚蒜子为妃,褚裒成了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以后司马岳为帝,立褚蒜子为皇后,征召褚裒入朝任侍中、尚书。
褚裒因为自己是皇后的父亲,不愿意在内廷任职,苦苦请求外出避嫌。于是出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他虽为封疆大吏,但为官清廉,勤俭持家,还常派自己的童仆外出打柴。
叶枫心话,他虽然是个好人,但是北伐主将,岂是以人品夺天下,最终将以武力定乾坤。但是有些话自己说出来,不如别人说出来好,谁都知道自己是桓温的干爹,总得避嫌啊。
蔡谟仔细想了想,司马昱的立意已经很清楚,他的身后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自己就是再着急,也是没有用处,只得揣着明白装糊涂,点了点头:“我看,褚刺史可以,既熟悉军队,又有实战经验,可以一试。”
两个辅政大臣说话了,拍马屁的就来了,跟风一片。这个说行,那个说好,再也没有一个人把请缨北伐的桓温提上议事日程。
桓温心里这个着急啊,北伐大事,我准备了这么些年,为何不要我去?司马昱也好,蔡谟也好,为什么歪歪着嘴说话。干爹叶枫拐着弯地为我说了那么多的好话,难道你们耳朵塞了驴毛,一个个就听不出来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