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会议上,前面仍然坐着几十位大佬,再后面或坐或站着三权分立的各位要员。叶枫说道:“诸位公务(政权本是人民所选,所以叶枫改了称谓)大员,匈奴大汉马上就要进攻洛阳城,我们冀州怎么办,救是不救,请诸位大员发表高论?”
王甲好说话,总要抢着发言,张口大骂道:“我看这个大晋王朝,不救也罢?上次刘聪发兵7万进攻洛阳,兵不可谓不精,将不可谓不猛,势力不可谓不大。大家说怎么着,硬硬的被我冀州3万大军打败。
“皇上也好,太傅司马越也好,不但不赏,还把叶帅诓进洛阳,出城的时候差一点儿就遭到南门的毒手。养个打手立了功还知道奖赏一下呢,他却不?如此不知好歹的洛阳政府,救它干什么,自生自灭算了……”
李铁刚则从更高的层面上分析了不应该救洛阳的原因:“这个洛阳是个什么体制,封建专制皇权,我们是什么体制,民主共和制度,这本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体制。说来搞笑,正因为洛阳政府每天都处在战争的危险之中,所以才无暇顾及我们,才使我们的民主制度有了生存的土壤。
“从军事上来说,每年的无数战争早把大晋的老本折腾光了,哪里还有再战的本钱。我看国破城陷之日,早早晚晚的事儿,与其救这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还不如我们冀州积极备战,好迎接未来的战争。”
随后各位大员发言,也有说王甲对的,也有同意李铁刚的,同意出兵救援洛阳的少之又少。待大家说得差不多了,叶枫摆了摆手,表示自己要说话。叶枫是冀州的精神领袖,见叶枫要发言,大家都不说话了,竖起耳朵,听听叶主席怎么说的。
“各位公务大员,在战争这个大事上,大家代表着各方利益,发出了我们的心声,充分发挥了我们冀州的特色。但是大家想到没有,一旦洛阳失守,平阳政府就会对我们冀州发动战争,我们的民主政权还有宁日么?
“所谓两害相较取其轻,两利相较取其重,唇亡而齿寒。现在来说,洛阳和我们的利益已绑在了一起。我们如果能帮助洛阳政府多维持一天,我们冀州的百姓就少受一天战争的痛苦……”
叶枫的话虽然不多,但是每句话都说在点子上,有的人听了频频点头。李铁刚立刻改了意见,举手发言说:“我同意叶主席的意见。”
王甲也改了风向:“刚才我虽然牢骚不少,但都是一些废话。当然……还是叶主席说了算。”
既然主要领导人都这样说了,别的人也纷纷支持,出兵的事就这样定了。这回发兵4万,由叶枫、王甲、李铁刚等主要军事将领率领,冀州由李玉、钟馗等守卫。
事不宜迟,虽然冀州离着洛阳也没有多远,也就是270公里。兵贵神速,骑兵、步兵日夜兼程,往洛阳前线奔驰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