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转了一圈又回来了,身上带着一股刺鼻的旱烟味。居高临下的看着朝露,问道:“你什么时候离开?越早离开越好。”
朝露刚才期待的眼神暗了暗,说道:“等给倾颜做完衣服,我们就上路。”
“好。”王胜点了点头,顿了顿又说道:“回家好。”便脚步匆匆的离开了。
林倾颜是彻底糊涂了,朝露的父亲王胜看似一点不关心朝露,朝露刚回家来,就催促朝露离开,但是王胜最后一句的“回家好”却带着一丝温情。
林倾颜不会看错的,王胜眼中带着浓浓的关怀,但很快又压了下
来。
“这到底是什么人家?姚氏不满自己儿媳妇,而王壮也是静静的听着并不反驳。王胜看似冷漠不关心朝露,其实内心是惦念朝露的。王壮的妻子金华到现在也没回来,却都没有人问一句,出去找一找……而且,莲莲姐是谁?为何朝露听到王壮娶妻,第一反应是她?”林倾颜默默的心中想到。
看着朝露似乎陷入了某种思绪,林倾颜便没有出声打扰她,只是轻手轻脚的出了屋子,准备到院子中透透气。
朝露没有发现林倾颜的离开,现在整间屋子静悄悄的,没有人来打扰她。
林倾颜刚一出门,就看见一年轻女子背着一竹筐走了进来,身上还带着些泥点子。
看见林倾颜,年轻女子一愣,似乎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正在喂鸡的姚氏抬了抬头,似乎是不经意的说道:“这鸡好啊,又给我生了一窝蛋。可比有些人都强多了。”
年轻女子似乎习以为常的回答道:“娘,我回来了。”
姚氏这才正眼瞧她,阴阳怪气的说道:“金华回来了啊?你说这鸡是不是就比某些人强?”
金华挑起了嘴角笑了笑,似乎一点也不生气,恭恭敬敬的说道:“是啊。”林倾颜看着那金华笑容似乎带着些讽刺。
姚氏看金华像是一个包子,无论怎么说她,金华都是一副软软糯糯的模样,看着金华心中便更加窝火。便挥了挥手,嫌弃的说道:“你这干活一点都不利索,就这么一点猪草,搁小孩儿上都早搁完了。我看你就是偷懒,今天就不要吃饭了。”
“娘,好的,那我就先进去了。”金华点了点头,还是那副平静的模样。
姚氏没理她,手中继续干着活。
金华似是也不在乎姚氏理不理她,迟疑的对着林倾颜点了点头,像是打了一声招呼,便进到了屋中。
“林姑娘啊,我家馨馨在宫中过得咋样啊?”姚氏看金华离开,开口问向林倾颜,还是一副和蔼的模样,看不出刚才的一丝刻薄来。
林倾颜知道姚氏说的馨馨就是朝露,便点了点头,笑着答道:“大娘放心吧,馨馨在宫中过得好着呢,什么都不缺。”
姚氏赞同的说道:“我看馨馨是比原先胖了不少,你不知道馨馨原先瘦的那副样子,谁看谁心疼啊……还有馨馨似乎是张开了,脸色比原先好了太多,还长漂亮了。在宫中呆一呆就是有出息啊……”
此时的姚氏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一般,在他人面前夸耀着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丝刻薄的模样,根本不像刚才用鸡来讽刺金华的恶婆婆。
林倾颜并不觉得惊讶,每个人都是复杂的。有人虽然在外
面兴风作浪,杀人无数,但却十分在乎自己的家人。有的人虽然在原配妻子死了之后似乎悲痛欲绝的写出见者为悲伤悼亡词,但没有隔两个星期,就娶了婀娜多姿小老婆。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不是单一的一个符号。所以林倾颜并不想指责姚氏对人两种态度,她只是一个平常人,这就是平常人正常的状态。只是林倾颜很是奇怪,为何王家一家人都不待见金华的样子,刚才她见到的金华似乎是颇为温顺的。
林倾颜微笑着听着姚氏叽叽喳喳的话,认真的听着,偶尔还插上两句话。
这一番谈话姚氏极为的舒快,她是个能说之人,自己的儿子丈夫虽然老老实实的听她讲话,但是却心不在焉,有时候甚至还不耐烦,所以林倾颜认真的模样让姚氏很是开心。
话题一转,姚氏说道:“林姑娘,你瞧见没,刚才那个就是我儿媳妇。这媳妇不仅仅好吃懒做,而且还生不出一个胖小子来,别说胖小子,进我王家家门三年还一无所出。你说说当初我儿子娶她的时候,我看她身子骨结实,屁股还大,觉得是个好生养的,也就同意了媒婆的提亲,没想到是个下不出蛋的母鸡。”
姚氏越说越气愤,她养了两个好儿子,这是村里人都知道的。大儿子就是王壮,强壮能干还孝顺,人长得也精神俊朗,村里的姑娘没有一个不想嫁给她的。
二儿子倒是有些叛逆,没有留在家中种田,反而是跟着路过的商队走了,外出经商,每年回来都会给家里人捎回不少好东西,刚开始姚氏还有些埋怨二儿子的离家经商,可看着家里越来越富余,就不再说什么了。
所以姚氏现在生活唯一的“污点”就是那生不出孩子的儿媳妇金华,当然要拿她开刀。
这种事在林倾颜眼里看没有什么,但在这个朝代,传宗接代可是一件天大的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