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墨隐看来,蒙捷学习的很快,比他见过的任何人学习的都快,即使是他自己当年学习机关术的时候进步也没有这么快,更何况还要练功以及学习医术、锻造、烹饪这些,所以墨隐的理解是,蒙捷是个一学就会,熟练度增长极快的天才。
教蒙捷医术、烹饪和锻造的墨者也都觉得蒙捷进步的很快,像这样的天才世所罕见,相信要超越他们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只有蒙捷自己知道她这段时间有多努力,有多勤奋,有多刻苦。
依靠着自己在梦中可以保持自主的能力,以及梦中时间流逝极慢的特性,她每一天的努力都顶得上别人一百天,而由此换来的就是各个方面熟练度的极速提升,不过功力没有达到同样的增长效果,这一点还是让她觉得比较可惜。
三个月后,就连墨隐本人都觉得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教她的了,只能语重心长的说了一句:“以后的路就要靠你自己去走了,为师相信你的。”
既然人家都这样说了,那自己也是时候该上路了。于是蒙捷收拾好了行囊,告别了墨家众人,再一次踏上了旅程。
她带上了烈,带上了行李,带上了墨者们送的纪念品,当然也带上了三个同伴。
送走了蒙捷以后,墨隐走进了房内,看着眼前的几台机器。
这些机器都是蒙捷这三个月里搞出来的,她那样疯狂的创造新型的机器,就好像要将脑袋里面的所有想法都在这三个月里实现一样,连墨隐都怀疑她是不是透支了一生的创造力。
最左边的机器,蒙捷管它叫汽转球,是由一个空心的球和一个装有水的密闭锅子以两个空心管子连接在一起,而在锅底加热使的水沸腾然后变成水蒸气然后由管子进入到球中,最后水蒸气会由球体的两旁喷出并使得球体转动。这只能算是一种新奇的玩物,并没有任何实际应用。
但是这台机器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它成功的实现了热能到机械能的转换。
然后第二台机器,已经与第一台有了很大的不同,但是其核心部位还是一个汽转球,只是在一侧装了一些齿轮,使其可以带动一边连接上的小磨盘。不过蒙捷的设想太过理想化了,以青铜来做完全达不到实用性的效果,用铁的话成本又太高。
第三台机器,则是与前两台完全不同,但依然用到了蒸汽,这是一台打水的机器。烧水产生的蒸汽进入一个气缸内,将里面的常温空气完全排出去,而后关闭阀门,用冷水冷却汽缸,将里面的蒸汽凝结从而产生真空,从而带动活塞,可以将两丈深的水抽到井外。不过那个活塞用了好几层牛皮,制作成本太高。只是为了打水的话,从性价比上太不实用了。
第四台机器,蒙捷并没有完成,而是绘制出了一张制作图。上面详细的绘制说明了一台机器,那台机器由汽缸、底座、活塞、曲柄连杆机构、滑阀配汽机构、调速机构和飞轮等部分组成,其中汽缸和底座是静止部分。这台机器被命名为了蒸汽机,旁边详细的写下了它的工作原理。在蒸汽锅炉中,通过燃烧过程水沸腾为蒸汽。通过管道蒸汽被送到汽缸。阀门控制蒸汽到达汽缸的时间,经主汽阀和节流阀进入滑阀室,受滑阀控制交替地进入汽缸的左侧或右侧,推动活塞运动。蒸汽在汽缸内推动活塞做功,冷却的蒸汽通过管道被引入冷凝器重新凝结为水。这个过程在蒸汽机运动时不断重复。
这几台机器的意义是跨时代的,尤其是这最后的一张图纸,墨隐可以感觉到这台机器若是被制作出来,将会给生产力带来革命式的变革。
可惜工艺水平不够,生产力基础达不到要求。
这台机器用青铜来做是肯定达不到要求的,最少要用铁来制作,而里面的那个活塞,更是一件麻烦的东西,用牛皮来制作肯定是达不到实用要求的,牛皮一旦在里面泡烂了,光是清洗都得费很大力气,而目前也没有任何可以胜任这个重任的材料。
第五台机器同样是只有制作图,名为虎蹲炮。全长两尺,炮身有七道铁箍加固,炮头有两个铁爪支起,铁爪上还有铁绊,用来固定炮身。旁边还注明了青铜延展性可能不够,建议用铁造。
此外还有几台机器的制作图纸,也都标注的极为详细,就好像蒙捷早已知道这些东西该怎样做一样。
纸张容易损毁,墨隐叫了人过来,将这些图纸全部绘制在羊皮与竹简上,并且绘制了多份,亲手制作了几个十阶机关盒,将其小心的分开存放了起来。而虎蹲炮的图纸额外绘制了一份,派人送予秦王,这回蒙捷临行前特意要求的事情,墨隐当时答应了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