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韩清很久以后出宫一趟,在百姓口中听到关于自己的故事,那感觉还不是一般的奇妙。
而白玉堂这么做,这让书院中的学子们更加误会了他是个品行高尚不在乎名利的人。
要说唯一让人有些恶心的,那位孙外郎联合了其他书院,一起布粥施衣,专门和白玉堂作对。
怎么说呢?那些人就故意看着白玉堂这边怎么弄。
比如说白玉堂这边施舍一件衣服,他们那边就施舍两件衣服,白玉堂这边给人施舍一碗粥,他们那边就施舍两碗粥,每次还当着人家的面,故意问那些灾民。
“我们家书院送的东西,是不是比对面那间破书院好多了?”
他既没有指名道姓,有说什么很过分的话。。
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为了避免吵架闹事,这些人只能平白无故的忍着。
崇新书院大部分的学子前几日才刚因为苏元苏泽两兄弟的事受了责罚,这会儿是再也不敢犯什么争强斗胜的错了。
秦慎明来视察的时候,到一帮人挑衅自家书院的学生,学生都没有跟对面一般见识,只专心做好手头上的事。
“你们做的不错,行事有条理,遇事不冲动,有君子之风!不枉先生们对你们的淳淳教导!”
秦慎明这话刚夸出口,那些被夸的学生们个个都忍不住露出了笑。
仿佛刚才挨了莫名其妙的骂的那股子气,在这笑声中云消云散了。
另一边的人,好不容易把对方的士气给拉下去,没想到人家一个老先生过来,一下子又让那些人个个都充满了干劲。
看到那个老先生的脸后,本想骂的人也不得不停下了嘴。
如果有谁真的骂秦先生的话,估计天底下的文人墨士一人吐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了。
这些灾民,除了要发放粮食,最重要的是还要找地方给他们安顿,如果没有他们住的地方,挨一下饿受一下冻,都会让受凉生病。
这种缺医少药的大环境,这些灾民真的大规模受凉生病了,那更加不堪设想。
白玉堂这个想法告诉给秦先生之后,没有换来赞同,反而是一片沉默。
秦先生微眯着眼眸,暗自沉思了许久,这才慢慢说道:“你这个想法确实很好,只是你有没有想过,树大招风,这名声太好,一枝独秀,对书院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不是吧?
白玉堂吓了一跳,忙皱眉问道:“有这么严重吗?”
如果是朝廷嫉妒的话那还不至于,因为这个帝国至高的存在,还不屑于要计较这一点名利。
秦先生语重心长分析道:“你有所不知,是当今好几座有名的书院,暗中都有朝廷官员支持。
我们这书院崛起太快,早就成为其他书院的眼中钉,肉中刺,之前他们之所以一直没有找我们书院的麻烦,也是因为看在我的份上,如今我们还要继续这么出风头的话,恐怕会让其他书院觉得我们不懂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