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明白了。”许攸拱手一拜,抬头之际,已是一脸的兴奋。
当天的这场会面后,未过多久,雪片似的上书,便从近到应天,远到诸州别郡,纷纷送往应天。
所有的上书,都汇聚成了一个统一的呼声,那就是劝他们的颜良,即刻进位为王。
而在几天之后,以许攸做牵头,文丑、黄忠、甘宁、庞统、贾诩、田丰、徐庶、张辽、凌统、法正、李严等四州诸文武,更是联名上了一道劝进书,集体劝颜良进位为王。
经过群臣的苦劝后,颜良遂是接受了群臣所请,建楚国,进位为楚王。
颜良之根本,乃荆扬二州,而此二州又为古之楚国。
且颜良以荆州起家,黄忠、甘宁、庞统等骨干力量,皆乃荆楚出身,无论出于何种考虑,颜良之国号,也只能为楚国。
当年刘邦的汉国,灭了项羽的楚国,今逢汉室分崩,颜良建楚国,也有某种天道轮回的意思,更是向天下人释放出明确的政治信号,我颜良的大楚国,要取代汉朝。
当年,如今颜良尚未称帝,进位为王,名义上乃是“自表”,尚需向长安的汉帝上一道自表书。
不过,所谓的自表也就是走个形势,使者尚未离开应天时,颜良便开始在玄武湖筑坛,其地方圆九里,分布五方,设置旌旗仪仗,作为称王仪式之用。
……时年冬,晴空万里,除镇守要害,无法离职的重臣外,以庞统、许攸为的四州文武,早早的就已集于玄武湖畔的高坛。
曰近午时,由应天城开出的车驾,浩浩荡荡的到达,中央那辆最为华丽的车驾上,颜良身着王服,端坐其间,脸上虽仍是一派沉静与冷肃,但目光中,却难掩那份兴奋与得意。
王车缓缓行驶在直通高坛的大道上,车驾过处,列队肃立的六万将士,尽皆敛容行礼,文武群臣亦躬身退让。
诺大的仪式区,一片的肃静,一眼望之不尽的人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颜良的敬畏之色。
远望着那将至的高坛,环扫着敬畏的臣下,此时此刻,颜良竟有种错觉,仿佛时间正变慢,过往的种种回忆,正如电影的画面一般,从脑海中流过。
他先想起了自己的前世。
那时的自己,和那个时代大部分草根的年青人一样,没有关系,没有裙带,尽管怀着满腔的热血,想要创造一番事来,到头来,却只能拿着微薄的薪水,受着那些油头猪脑领导的压榨,受着那些关系户同事的欺负,在卑微中艰难屈辱的过着麻木的生活。
而今穿越千年,自己却凭着一双手,一柄刀,从汝南到新野,从新野到襄阳,从襄阳到应天……我用我自己的双手,从一名出身卑微的家将,生生的打出了一片天下,打成了天下 第 614 章 铖;升黄忠为右将军,假节;升甘宁为左将军,假节;升张辽为后将军,假节;并任魏延为中护军。
这五员大将,乃追随颜良较早的有功之将,为颜良的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颜良称王之后,自然要重加封赏。
而颜良立国后,已决定重整军队,分建中军与外军,故以魏延为中护军,统领中军,其军职虽不及四方将军显赫,但地位却极其重要。
封赏五员大将后,颜良又亲赐他们“五虎上将”之称号,以彰显他们的武功与地位。
除此五人外,其余如张颌、吕蒙、李严等诸将,颜良也依功封赏。
似李严、吕蒙、6逊等将领,兼有统帅之职,坐镇一方,故颜良又给他们都加了都督之衔,命其统帅外军,坐镇一方。
武将大封,文官们的功劳,颜良自也不会忘记。
诸如庞统、许攸、贾诩、田丰、徐庶、法正等谋臣,皆获得了参署楚王府事的权力,而在平吴,取蜀中建有巨功的庞统,除了军师将军之外,更是获得了尚书令的官职,至于元功之臣许攸,亦获得了丹阳尹的要职。
众文武各有封赏,麾下将士也尽皆有赏,颜良更大赦诸州,以为庆贺。
一时之间,四州欢腾,数百万的士民,尽皆沉浸在对他们主公身登王位的欢庆之中。
(未完待续)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