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胆开始尝试——为她脱掉鞋子,抱着她的腿,将她的身体调转,让她平摊在床上。她明白他要做什么,默默无言,心慌慌地跳,但没有阻挠。
他哆哆嗦嗦将手伸到她的腰际……
她悠然皱眉,轻悠悠问:“后悔吗?”
他带着舒畅的喘息对她表白:“有什么好后悔的?只要师父师母同意,我愿意给你做上门女婿。”
“那你父母同意吗?”她无不担心地问。
他嘴角勾出一抹笑意,像温暖的阳光洒向小屋每一个角落,声音低沉温和:“这么漂亮的儿媳妇,他们打着灯笼也难找,怎么能会不愿意呢?可我们家经济困难,只要你不跟他们要太多的彩礼钱,我想会同意的。因为我还有两个弟弟。”
她细语呢喃:“我只要你人就行了,要彩礼干什么?”
“我们让师兄来给我们保媒好吗?”他诚恳地向她建议
她忸怩地说:“要说你去说,我一个女孩子怎么好开这个口?”她依然要维护女人矜持姿态。
他稍微犹豫了一下,“好吧,你要不说我就说。”
……
经赵之信提媒,双方父母都同意这门亲事。尽管赵杏梅没提彩礼的事,周士杰还是于1976年春节前夕给赵杏梅下了定亲礼。从此他们就成了准夫妻,二人同心,两情依依。
1977年12月,十年动乱之后,我国首次恢复高考招生实行文化考试制度。
周士杰是大队干部,舅舅是中学语文教师,所以他提前几个月就知道了这一消息。他对赵杏梅说:“今年高校招生实行文化考试,录取全凭成绩,不论个人出身,这对于你来说是个好机会,你也复习,我们一起参加高考。”
赵杏梅本来没有什么信心,但在周士杰的鼓励下,一边劳动,一边复习功课。
周士杰从听到这一消息后,一天劳动也不参加。他把所有的数、理、化的定理、定义、公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都用毛笔写在纸上,将他住的那两间屋的墙壁贴得满满的,一进屋就能看到,晚上睡到半夜醒来依然打着手电筒在加深记忆。
舅舅给他找了一些复习资料,他忙里偷闲抄了一部份送给赵杏梅,有时还对她进行辅导。他多么希望他们都能考上大学。
高考前一个月,舅舅学校免费举办了一个短期高考辅导班。周士杰便到这个辅导班去“临阵磨枪”。临走时舅舅递给他一篇文章——《永唱东方红》,并对他说:
“这篇文章你一定要把它背下来,这可能就是这次高考的作文题目,既使不是,但万变不离其宗。这篇文章除了你,不能给第二个人看。”
结果不出舅舅所料,高考的作文题目就是《永唱东方红》,尽管他的“理料”考试成绩
赵杏梅却考得一塌糊涂。
……
天空中闪烁着几颗星星,寒风透着阵阵清冷,灰色黯淡的天空露出一片深蓝,向着遥远的天际蔓延。
赵杏梅举目远望,视线却难以穿透黑色的天幕,更不知道这层天幕那边是什么……
周士杰紧紧地拉住她的手,信誓旦旦地说:“杏梅,等着我,无论将来我地位如何,都不会嫌弃你,一定娶你,请相信我!”
赵杏梅显得非常淡定,自从他接到“录取通知书”那一刻起,她就感觉到他们共同筑起的婚姻巢穴在摇摇欲坠,于是有些凄凉地对他说:
“我真的不想看到你离去的背影,只盼望着你能迎面向我走来,所以我明天就不去送你上车了,如此分别我的心会好受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