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午后,宫里的仪仗队派人到了应府门前,依旧是孙嬷嬷带着人来的。孙嬷嬷和一个仪仗首领太监需要一起进应府,接受应府的打赏,这是不能少的也是不能拒绝的,算是祝福和沾喜气的一种形式。
“已经让人去叫了,东西也都收拾好了,孙嬷嬷,张公公辛苦了。”张桥说着便让下人将赏钱拿过来,孙嬷嬷和张公公笑意满满谢赏,这种喜事他们能参与也是一种天大的福气,当然也不会有倨傲不理或者谄媚讨好的样。
“不辛苦不辛苦,皇上让奴才带话,应府上下为了筹备皇上皇后大婚,费尽了心力,还请将军和将军夫人在明日皇上和皇后娘娘完婚之后由奴才带着觐见皇上皇后。”张公公笑着说到,进退有度,不失礼度。
张桥温和微笑点头,应千重却是皱着眉头,没有开心的样子,不过孙嬷嬷和张公公都是懂得分寸的人,对此也不做多想,只是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
应雅歌一身红装,虽不似身着嫁衣美丽高贵典雅,却是喜气惑人的,她慢步走到应千重和张桥面前,一直不曾觉得离开父母有什么感受的她,此刻却是心头一阵酸涩,这一刻她才发现母亲不再年轻和容颜和父亲脸色开始出现的稀疏皱纹。
她突然开口道:“孙嬷嬷,张公公,能不能行个方便,我有话想单独和父亲母亲说说。”
孙嬷嬷和张公公应道:“可以的,只请皇后娘娘别耽误了我们进宫的时辰就好了。”
随即两人退出屋子,应府的丫鬟下人也都跟随着退出。
“父亲,母亲。”她轻语。
张桥眼眶中瞬间溢出泪光,不舍地看着她,应千重即使对着桩婚事不愉,此刻看着自己的女儿不说凤冠霞帔却是红装曼妙的样子,心里却也是微微感慨,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总是跟在自己身边让自己给她讲述他军旅生涯的小女孩,如今已经要嫁人了。
砰…
她突然双膝跪地,目光含泪看着他们。
“父亲,母亲,女儿,拜别!”
哽咽沙哑地说完,应雅歌重重对着他们叩首,身子忍不住颤抖。
应雅歌突然地下跪,应千重和张桥都是一惊,接了圣旨,应雅歌就不再只是应千重的女儿了,按照言国的礼制,是不能向父母下跪的,可是本就不把礼制太放心上的应雅歌,这个时候就更不愿意遵循礼制了。
这时候应千重和张桥才知道为什么应雅歌会让他们都出去了,张桥顿时眼中含泪,她的女儿真的长大了。
“铃铛……”张桥想要阻止,可是来不及,应千重看着自己的女儿,其实她一直都没变,宫里没人护着她,该怎么办啊?
即使心疼,应千重也只是冷硬地说了一句,“进宫是你自己选的路,我们都不能再帮你了,你,好自为之。”说完竟是头也不回地直接离开。
应雅歌看着自己的父亲毫不犹豫离开,心中微痛,可是却明白,终究是自己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雅歌,别怨你的父亲!”
这是应雅歌离开家里,张桥对她说的最后一句话,应雅歌苦笑,她怎么会怨自己的父亲!
随着迎接应雅歌的仪仗队晃晃荡荡地从应府离开,应府也突然安静了下来,那些原本围着应府看热闹的百姓也跟随着仪仗队离开了。
“女儿都走了,你才出来干嘛!”张桥对着门前看着仪仗队离开久久不回神的应千重抱怨到。
应千重收回目光,冷声道:“我又没有看她。”
张桥嗤笑不已,“别在背后哭鼻子就行,说你这么大个人了,还那么别扭。”
张桥说完就走了,留着应千重一个人在背后大眼瞪不到小眼,再次看了一眼应雅歌离开的地方后,才几个大步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