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将军,我十分好奇,刘兰小姐的虎鞭酒究竟只是我一个人享用了,还是当天宴会里的将领们都有享用了?”百里辰轻啜了一口茶,慢慢道。说来也巧,事后让青风去查究竟是何人在他酒中投的虎鞭时,却意外得知,投虎鞭的那个下人因为不知道哪壶酒是王爷喝的,为了没有遗漏,意然在全部的酒缸中都投入了虎鞭,一个也没有错过。
想起宴会那天的荒诞情景,原来他还一度认为是因为边关将领都是如此一辙的德性,原来大家都和他一样,都是因为中招的缘故,这真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啊!百里辰的嘴角不经意的弯了弯。
与此同时,刘仁也刚刚想起来,那天在宴会中,将领们那异于寻常的言行举止,当然也包括他自己,尤其在王爷走了后,整个宴会便一发不可收拾的,控制不住了场面,各种奢糜和放浪当场活生生地上演,顿时冷汗冒上额头。
女儿真是个惹祸精!刘仁在心里不由得责备起来。又想起王爷号称阎王爷的赫赫威名,就连当今的皇上也是奈何不了他的,也许选择投靠摄政王是个不错的出路。虽然不能在朝廷有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这遥远的边关,他还是能确保一家老小的安全。
毕竟皇帝远在京城,正所谓山高皇帝远,那怕要对边关军队下手,也是鞭长莫及,最多就是在军饷上层层克扣,可是也不敢克扣的太过厉害的。皆因一旦边关失守让敌人攻破了,危及的便是京城的安全。除非皇帝不想安安稳稳的坐他的位置了,要不然但凡有一些脑子的皇帝,皆不会在军饷上克扣过多的。
说起军饷,刘仁就满肚子气愤了,朝廷发的那点军饷还不够一个普通老百姓食用的,幸好将军府有开源有收入,要不然一早就已经饿死了,莫要说是上阵杀敌了。曾经他也上过好几次奏折,可是朝廷却毫无丝毫表示的意思。一想起这就对朝廷的怨气加深了,又想起摄政王的威名与狠辣,他的心里便下了决定。
刘仁铿锵有力的回复,“末将愿意听凭王爷的差遣。”